2012年海洋科学技术奖揭晓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2:02 

据《中国海洋报》消息(记者 孙安然)5月31日,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会议确定了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的组成,通报了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情况,审议通过了海洋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员会的议事规则,并公布了2012年海洋科学技术奖59个奖项。其中,中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项目获特等奖。

会议确定委员会组成为: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王曙光、中国太平洋学会会长张登义、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孙松任副主任委员,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任常务副主任委员。委员会共由35名委员组成。

海洋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太平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3家全国性涉海学会联合申请设立的社会力量办奖,今年4月10日经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是面向全国海洋领域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该奖主要奖励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公益服务、海洋安全保障与权益维护、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成果。

为进一步做好海洋科学技术奖的工作,刘赐贵提出3点要求。一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设立海洋科学技术奖的重要意义。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科技的支撑,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是对海洋科技成果的肯定,为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积极培育海洋人才提供了平台和保障。二是要在继承和发扬创新成果奖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海洋科学技术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和措施建设、强化评审专家库建设、优化评审工作流程、提高奖励工作的对外宣传力度,切实将创新力度大、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对海洋技术创新与行业科技进步有重要贡献的重大成果推荐出来。三是要紧随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完善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覆盖面和奖项设置。希望在做好当前奖励工作的同时,认真思考、统筹谋划,适时充实完善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评奖范围、授奖标准以及奖项种类,既保持与国家科技奖励政策相适应,又不断满足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需要。

陈连增表示,设立海洋科学技术奖体现了当前国家和社会对海洋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3个学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努力,切实把海洋科学技术奖办成海洋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奖励覆盖面最全的行业权威奖项,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丁仲礼、王曙光、张登义、孙松表示,海洋科学技术奖的设立是对海洋研究人员的极大鼓舞,要不断提高海洋科学技术奖的权威影响力,提升该奖项在更多领域的分量,为海洋科技工作者提供平台,为海洋事业发展服务。

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人事司司长房建孟,国家海洋局所属海洋研究所、海洋业务技术中心,以及农业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央涉海企业和涉海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经奖励委员会的讨论审定,中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项目获得2012年海洋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在线监控系统等9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国家海洋局海洋观测网管理信息系统等49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名单详见后)。另外,会议还审议通过了8项优秀海洋科技图书奖。

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 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在线监控系统

2. 海洋生态动力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3. 我国近海海洋光学与遥感调查研究

4.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

5. 海上油田采油污水减排技术开发与应用

6. 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开发与应用技术研究

7. 重要藻类关键功能基因发掘与利用的方法学原理

8. 400英尺水深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9. “爱伦湾”海带培育及其全产业链区域示范应用

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 国家海洋局海洋观测网管理信息系统

2. 海洋倾废综合业务在线协同式管理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

3. 疏浚泥资源化利用(固化)的中试示范研究

4. 略

5. 海洋主要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滨海电厂示范区研究

6. 天津市建设项目用海规模控制指导标准研究与制定

7. 典型围填海综合评估体系与应用示范研究

8. 略

9. 新型潜在滨海旅游区评价与选划研究

10. 海洋生态资本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11. 我国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演变模拟及定量化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12. 西北太平洋Argo剖面浮标观测及其应用研究

13. 海上单道地震与浅地层剖面交互处理解释系统

14. 基于海岸带综合管理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示范

15. 中国海洋生物种类名录和图谱

16. 核电海域放射性检测新技术与辐射防护评价

17. 十万吨级海水循环冷却成套技术与示范

18. 硼酸镁晶须连续化生长结晶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

19. 浓海水综合利用新工艺

20. 大港滩海赵东海上油田高效开发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

21. 黄河三角洲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的构建与示范

22. 山东近海经济生物产卵场、索饵场及其生态环境评价

23. 基于海洋微生物附着腐蚀条件下的金属间化合物复合化研究

24. 四角蛤蜊深加工综合利用及功能性保健品的研发

25. 日本蟳工厂化育苗生产技术研究

26. 海洋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复合矿物外加剂的研制与应用

27. 海洋环境多维多域可视化表达及高效处理技术

28. 水产品新型智能活体运输关键设备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9. 三疣梭子蟹营养生理研究与配合饲料开发

30. 渔船综合节能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

31. 基于星虫和海蜇功能基因和功能蛋白的探究

32. N-乙酰氨基葡萄糖等海洋甲壳多糖衍生物

33. 古蚶苗种规模化繁育及养殖技术研究

34.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病害发生和免疫防治研究

35. 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规范制定及多样性研究

36. 栽培长心卡帕藻生产卡拉胶

37. 夏鲆(♂)与牙鲆(♀)杂交种规模化生产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38. 三疣梭子蟹育种的遗传学基础

39. 长江口人工牡蛎礁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40. 黄海浒苔绿潮爆发的生物生态学基础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41. 南海主要经济海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2. 电解法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

43. 略

44. 海上溢油应急多功能环保船舶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45. 重要海水养殖动物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应用

46. 海洋油气田二氧化碳腐蚀及高效缓蚀控制技术

47. 反常波多极化SAR成像模拟、参数反演及洋面特征检测技术

48. 青蟹新型抗菌肽Scygonadin的分离鉴定、免疫机制与功能研究

49. 马氏珠母贝夜荧光珍珠培育技术

查看全文:http://www.oceanol.com/?optionid=693&auto_id=25989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