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黄战略带来机遇 东营城镇化建设蓬勃发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年1月,国务院又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东营作为唯一全部纳入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市,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2012年,东营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群众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实施国家战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力引擎,东营城镇化建设进入高速期。
城市建设亮点纷呈
东营市加大城市建设力度,2011年组织实施城建项目22个,总投资71.21亿元;2012年,组织实施城建项目37个大项、82个子项,总投资202亿元;2013年,已组织实施重点城建项目7大类、52个大项,总投资270.36亿元。项目内容包括大型场馆、交通设施、生态城市建设、环境改善、民生保障、市政配套设施和水气污染治理等多个方面。
同时,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建设项目全面启动,3.2平方公里、总投资27.8亿元的起步区动工建设。围绕中心城周边,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30亿元的环城生态工程,建设环绕整个中心城区的道路、水系和林带,环路总长度91.4公里,总规划面积305平方公里。投资34亿元的金湖银河生态工程引黄河水入城,开挖的31.4公里的两条生态河道串联起众多的湖泊、湿地,全面贯通了27平方公里的城市水系,东营由此实现了大河大湖大海相贯通,形成生态水系大循环。实施了中心城区42条道路建设改造、雨污水管线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改造了20处农贸市场,建设了14处集贸市场。
先后对中心城40个旧住宅小区进行了全面整治,小区环境日臻优美。并对市直安居工程居住区等20个小区物业服务管理进行了整合规范,完成了市区18条道路绿化和城市节点绿化,建成了明月湖湿地公园、清风湖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大幅度提高。
城市建设更加注重民生
“黄蓝”战略为东营市经济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成为东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城市建设在生态宜居的发展构架下更加注重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力度。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东营规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70967套。其中,新增租赁补贴1410户,新建廉租住房714套,供应经济适用住房10096套,建设筹集公共租赁住房7153套,建设限价商品住房43696套,棚户区改造安置7898户。2013年,全市确定新建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6451套(户)。其中,新增廉租住房4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2142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38套,新建限价商品住房240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731户。新建项目9月底前全部开工。全市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000套(户),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80户。
今年在深入调研论证、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东营市确定实施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项目共58个、涉及249个村;估算总投资324.27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18.97亿元。
不仅如此,为全面改善本市黄河南展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按照“市级指导、县级组织、村镇实施” 的工作方式,压茬开展展区11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先期建设8个新型农村社区,基本完成展区的66个房台村搬迁改造任务,然后逐步推开其它展区村的搬迁改造,让展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5/20/c_115829929.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