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海阳“三套文件”催生发展驱动力
“这个项目是我国首条德国制动器全自动生产线,它改变了以往用工多、用时多的缺点,填补了这一领域国内空白。”昨天上午,海阳市盘石店镇党委书记张卫华向到一线督查的海阳市领导介绍着该镇新引进项目的情况。
刚过元宵节,作为海阳市“双重点”项目之一的途朗宝汽车制动器项目便在盘石店镇破土动工,打响了该市春季项目开工“第一炮”。“市委市政府强调优化作风、以考核论英雄的新政,让每一位干部都必须以十足的干劲行动起来。这个项目及早开工就是我们组成专门班子超前服务的结果,这也是我们今年在北部七镇考核中争位次的突破点。”张卫华对于年初海阳一系列新政的出台十分感慨。
春节一过,海阳市连出“三套文件”,形成一套连环式干事机制。《全市“双重点”》是海阳市多年来固定的“一号文件”。这也被海阳人民美誉为绘蓝图的文件。“双重点”即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在长达36页的文件中,该市列出了囊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各领域改革发展的大事要事,每项工作不仅有预期阶段目标、推进措施,还明确了完成时限、责任领导、责任单位等,全年要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一目了然。其中,重点工作分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五大战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等十一个大项,每个单项工作也都制定了详细的推进计划。在民生工程中,配发了《2013年惠民利群实施意见》,对总投资9亿多元涉及八大类49件惠民实事明确了工作目标、进度、时限和责任。《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作风的意见》是海阳市今年的“二号文件”。它对解决好当前干部中存在的“庸”、“满”、“难”、“浮”、“阻”、“腐”六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办法,以此进一步优化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仅有文件没有制度作保障,优化作风就是一句空话。”海阳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二号文件”落地后,《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七项制度规定》、《党风廉政建设巡察监督制度》、“下基层服务群众”、“争做基层满意党组织,争当群众满意村干部”等配套文件连番出台。“‘七规定’给我们吃了一个‘定心丸’啊!”方圆集团酒店董事长高占安用这个词形容他的感受。“行业管理方面的检查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有些检查确实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生产宁静日’制度定得好,每月集中在25日以后进行检查,可省去很多准备材料和接待的时间,真正为企业减负。”“过去个别执法部门到企业乱检查、乱收费,变着花样难为企业,使企业不堪重负。今年,市委市政府颁布的七项规定,充分显示了为企业松绑、为发展开绿灯的决心和信心。”海阳市行政服务局局长孙秀胜说。
2月15日,也就是春节上班前一天,《海阳市委关于2013年岗位目标考核的意见》全新亮相。这是抓落实的“三号文件”。“这个意见充分体现了‘同类同考、突出重点,打破平衡、激发活力,奖先罚后、考以致用’和‘分级考核、分组考核、分人考核、分次考核’的原则,并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办法,有效激发调动了各个层面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海阳市考核办负责人解释说。以考核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这也是海阳市在春节前召开的全市岗位目标考核奖惩兑现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3/07/c_114925578.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