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开工建设黄河三角洲(滨州)文化产业园

来源:新浪滨州   发布时间:2015-05-20 19:06:0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根据滨州以及黄河三角洲地区文化产业亟待发展的现状,开发区今年将开工建设黄河三角洲(滨州)文化产业园。该产业园由滨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人民币建设,具体地点位于滨州“莲池夜月”景点以南,黄河十二路以北,滨杜路以西。游百川纪念馆是黄河三角洲(滨州)文化产业园中的一个重头项目、点睛之作。园区建成后将填补滨州市尚无大型文化产业园的空白,成为引领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风向标和示范基地。

323日下午,游百川纪念馆筹建工作座谈会在沙河街道办事处会议室召开。会议围绕游百川纪念馆筹建准备情况,了解建馆流程及游百川资料搜集工作展开讨论,并邀请了游百川直系后裔发言。

靓丽文化名片

游百川先生是滨州著名历史文化名人,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感召力。作为清末朝枢重臣,游百川先生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做了大量有益于黎民社稷的工作,在《清史稿》和一些历史文献中,对其生平和贡献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一代鸿儒,他学识渊博、尊师重道,很多生前故事至今为滨州百姓传颂。

具体说就是要传承他尊师重教、造福桑梓的情怀,传承他刚正不阿、直言敢谏的风骨,传承他勤政为民、两袖清风的品格。这些品质、精神、风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不以朝代更替、时代变迁而会稍有变化的,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强调以文治国、以德治国的今天,集中体现在游百川身上的这些精神,值得后人深入挖掘、提炼、继承和宣传光大。所以,筹建游百川纪念馆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主动接受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熏陶、沐浴廉政勤政教育洗礼、体验鲁北乡村民情民俗的过程。

因此,深入挖掘、大力弘扬游百川先生的事迹和精神,努力把纪念馆建设成为展示、研究和宣传悠久历史底蕴、儒家廉政文化、尊师重道传统美德、士大夫精神的综合平台,建成面向全市乃至全国展示开发区“弘扬美德、崇尚文明”的重要窗口,建成开发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亮点。

游百川纪念馆作为黄河三角洲(滨州)文化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的展览展示、教育引导等作用不可估量,必将成为开发区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注重群体协调

以更加开阔的眼界和境界来规划、建设和管理游百川纪念馆非常重要,关于游百川纪念馆规划建设主要有以下几点初步构想。

游百川纪念馆作为黄河三角洲(滨州)文化产业园的点睛之作,首先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产业园内所有建筑、园林小品、树木花草等都要体现整体性和协调性。游百川纪念馆更要与整个文化产业园、与毗邻的“莲池夜月”景区协调一致,相得益彰。另外,游百川纪念馆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应与滨州市已建成或在建的杜受田故居、吴式芬故居、孙子兵法城等景点形成景观互补。

黄河三角洲(滨州)文化产业园作为一个群体性建筑群,既有包括游百川纪念馆、中国楹联博物馆等的小体量单体中国建筑,又有黄河三角洲新媒体展示中心、现代艺术露天展区等现代建筑,传统和现代的高度融合至为关键,要尽最大努力既体现个体的个性美,又彰显群体协调美的魅力。

兼具多个功能

未来坐落于开发区文化产业园的游百川纪念馆,至少应兼具这样几个功能:清代鲁北地区民风民俗的体验馆,清代学制、礼制、官制的展示馆或叫专题博物馆,廉洁勤政的教育馆,还有就是体现民间艺术的文化馆。比如,可以采用泥塑、陶塑(和成雕塑)或剪纸的艺术形式展示一个寒窗读书人,从田舍郎到天子门生的艰苦科举历程,也可以讲述游百川尊师重教、犯颜直谏、疏浚黄河的故事;还可以采用动漫、声光电等新媒体技术来展示上述内容,与新媒体展示中心、元明清民居园结合起来。从全市旅游线路安排上,坐落在滨州古八景之一莲池夜月湖畔的游百川纪念馆可与北边的无棣县吴式芬(17961856)故居、毗邻的滨城杜受田故居、西边的惠民魏氏庄园、县城武定府衙相关联,打造一条清代滨州名人官宅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

向社会征集方案

游百川先生生前廉洁勤政,两袖清风,并没有给后代留下财物。辞世后,葬在中游村游氏祖墓。部分生前遗留的文物和书籍,也因文革动乱大多散失,坟墓也被破坏。这给纪念馆筹建中,资料、文物的搜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数量少、原物少、线索少、经验少,成为制约开展工作的难题。

关于建馆的具体问题,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征集方案、意见,开门建馆,把纪念馆的筹建过程变成一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开发区、宣传沙河办事处、优化投资环境的互动过程。

游百川传奇生平

游百川先生生平:游百川,字汇东,号梅溪,1822年出生,1895年辞世,滨州经济开发区沙河街道办事处中游村人。他40岁中进士,45岁迁御史,奏劾惩治了宗室宽和、宽亮等所行多不法。他不避权贵,上疏严禁各省栽种罂粟,又上疏论内外官场积弊,提出了很多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主张。51岁时,他与御史沈淮一同上疏谏阻皇帝重修圆明园,刚直敢谏之名轰动朝野。57岁他出任湖南衡水、郴桂兵备道,次年升四川按察使,顺天府尹。所到之处,均以勤政、廉洁为人称道。60岁时他升任总督仓场侍郎,61岁受命与山东巡抚陈士杰督办治黄工程与赈务。69岁时,因仓廒火灾罢官。离任后,曾先后主持济南泺源书院、东昌府书院。1895年去世,享年73岁。

作为清末朝枢重臣,游百川先生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做了大量有益于黎民社稷的工作,在《清史稿》和一些历史文献中,对其生平和贡献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一代鸿儒,他学识渊博、尊师重道,很多生前故事至今为滨州百姓传颂。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