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印目前没有资本与中国进行对抗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34:50 

【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网站文章】题:印度对华政策:应注重效果还是应咄咄逼人(作者印度国防部统计局官员巴滕杜·库马尔·辛格)

最近,议会反对派成员指责政府对迄今为止“咄咄逼人”的中国态度软弱,并担心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军事冲突。尽管总理曼莫汉·辛格对此进行了驳斥,许多政治派别仍在大肆渲染中印关系,试图从中获益。而就在不久前,一名部长表达了想要采取咄咄逼人的对华政策的愿望。很多地方政治团体开始谈论外交政策问题,这是好事。不过,公开挑衅中国是否能达成印度的外交政策目标依然存在疑问。

答案很可能是:不能!

处理与中国的关系确实是曼莫汉·辛格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在一段时间内,他的政府认真制定了对中国的接触政策,在经济和国防领域开展了一对一的双边对话进程。如果这些政策目前尚未立刻产生回报,特别是在边界问题上,那并不是因为政府在减弱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而是因为讨论的议题太敏感了,难以解决且无法确保双方的耐心。很不幸,尽管印度外交官的工作做得很好,政府的努力却没得到什么肯定。

印度与中国之间的确有一些安全问题,印度某些提倡对中国“咄咄逼人”的人的焦虑也有道理。但是大动干戈批评政府的做法是无法达成目的的,更何况其中某些人过去曾经或现在依然在政府担任要职。这些身居要职的公众人物表达的观点必须被严肃看待,而这显示了印度在对华政策方面的分歧。不久前,一名资深政客称中国为“头号敌人”,后来政府内部也出现这种论调。政府当时花了很多力气才控制住这种说法的破坏性。

议会和其他地方的某些人提倡的咄咄逼人的对华政策在很多方面对印度有害。首先,这可能对依然处于过渡时期、对相互挑衅非常敏感的双边关系产生损害。就在最近,因为对印度邀请达赖喇嘛参加新德里佛教聚会不满,中国取消了两国边界对话。第二,由于中国在各项军事指标上都远超印度,可能进一步让印度的“安全困境”复杂化。中国在实际控制线附近等地的军事强化工作已经完成,而印度只是最近才意识到存在不对称的差距。

第三,中国还可通过干扰双边关系的其他方面做出反应。两国之间因非官方关系发展而得到补充的经贸往来可能受到危害。第四,对于刚刚将步伐跨入新的地缘政治领域的两国来说,咄咄逼人的态度可能引发两国政治对抗。

对中国“硬起来” 的要求,出现在印度总理领导国家开展经济增长运动之际。如果这个运动成功,能使大批人口摆脱贫困。中国此前批准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采取了对农村和社会资金更加开放的态度。印度在目前这个阶段没有与中国进行对抗游戏的资本。

因此“咄咄逼人”派需要重新考虑他们的立场,并反过来帮助决策者制定出“有效的”中国政策。目前的中国政策存在缺陷。首先,目前谈判的责任全在政府身上,即使在非战略领域也是如此。商业、贸易社团及其他组织没有提出太多自发性倡议。第二,印度的中国问题专家和其他战略专家没有提出多少政策反馈,以帮助政府探究边界争议等问题的解决办法。第三,原本能够扮演催化剂,就可能的边界解决方案框架形成公众意见的政治党派都在逃避责任,原因是担心自己的选举前景可能受损。

正在进行权力转移过程的印度需要有效的中国政策,以将注意力放在影响综合国力的更大问题上。因此,持续地接触中国必须成为印度外交政策的特征。尽管这不会立竿见影地解决争议,却是处理对华关系的唯一道路。

印度对抗中国毫无意义

有报道印度媒体反思对抗中国的意义,答案只有一个印度对抗中国毫无意义。

1.印度和中国打起来分裂的是印度。

2.中印边界纠纷是历史传统边界的纠纷不可避免。中国也不是要全部收回麦克马洪强迫西藏地方政府让出的全部领土。把六世达赖出生地及附近区域收回即可。印度对中国强硬没有道理。

3.中国反对印巴打仗也反对印度吞并周边小国,是为了稳定周边地区有利于包括印度在内的地区国家。印度疯狂最终搬起石头打自己脚,只能刺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4.印度和中国人均收益都很低,两国合作协商解决纠纷符合两国民众利益。两国今后必将互为最大市场。

5.中印争的是喜马拉雅山,不争利益更大。中国控制印度水源,且国力军力比印度强大,印度对抗中国是消耗自己,让他人渔利。

印度反思很重要,决定未来三十年发展。南亚安稳中国也获益巨大。

近代日本靠武力强占了钓鱼岛和琉球。日本现在还不愿意放下军国主义包袱,这时日本地理出境危机意识引发的扩张主义作怪。中国收回钓鱼岛,甚至支持琉球复国都是合情合理的。日本靠近世界最深的海沟,8000多米深海沟。一旦坍塌会拉动日本东部下沉。日本还是要和中俄朝搞好关系,一旦危机才有退路。日本是只相信实力和利益的,但应该转变到相信邻里友谊,或者相信近邻的实力。才是真正找准自身利益。日本与中俄必将是互为重大市场和资源。日本不能幻想与中国打仗有好处,历史上日本与中国打了四大仗,只有甲午战争暂时赢了,刺激了日本的发展,但更大的中日战争,日本输了。日本依靠美国发展了,日美军事同盟了,但日本再和中国打还是要吃大亏。中国的战争资源更丰富了。就算美国结盟,那么中俄也可以结盟,再说美国有走近中国的客观需要,日本幻想连美抗中俄毫无意义。

今日的解放军已经不是昔日的八路军,自卫队却无法复制当年的皇军,今日再战只能比昔日更惨。一旦中国稳定了西亚南亚,东亚对日冲突会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日本反思中日是密切往来,还是进行对抗,答案应该是很清楚的。中国已经不是大清帝国和汉唐帝国,中国威胁论没有现实基础。中国现在是自己发展也让别人发展。中国有人类共享发展的愿望,也做了很多。日本人不应该怀疑。

尽管中国计划生育严格,但三十年后,还是每年出生一个香港总人口。八年出生一个朝鲜半岛总人口。至少持续到2060年。日本在下一个六十年里有必要走好。还有日本不要学一战后的德国不服输再战再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