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 黄河口莱州湾生态系统“亚健康”

来源:李剑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7:20 

莱州湾海水入侵最远达45公里

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31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

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人们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的担忧。据最新发布的《2007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称,我省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041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持续增加。

据介绍,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河口海域和莱州湾,黄河口和莱州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因为陆源污染物排海、不合理养殖及生物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营养盐失衡、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生态环境改变等。局部海域贝类体内的污染物残留较高,主要污染物要素为汞、铅、砷、石油烃、滴滴涕和粪大肠菌群。与2006年相比,超标程度有加重的趋势。

调查显示,93.4%的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其邻近海域环境污染较重。莱州湾滨海地区海水入侵面积大,盐渍化程度高。潍坊海滨地区海水入侵已超过2000平方公里,严重入侵面积为1000平方公里。莱州湾南侧海水入侵最远距离达45公里。

向“填海造地”亮红灯

据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介绍,盲目的“填海造陆”、“向海洋要地”使我省沿海自然岸线逐年减少。填海项目、填海面积逐年递增,岸线资源利用比较粗放,填海方式以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大的顺岸式填海为主。

不过,“填海造陆”的趋势正在受到遏制。由监察部、国家海洋局等四部门联合颁布的《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自今年4月1日起施行,违规使用海域行为将受到查处,相关责任人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王诗成指出,综合分析,我省海洋环境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主要是由于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排污和海上溢油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全省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问题比较突出。因过度开发,造成湿地资源锐减。

二成多近岸海域纳入海洋保护区

为了避免“明年无卵”、“明年无鱼”的悲剧再度出现,我省加大了治理海洋环境方面的投入。

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全省海洋环保投资达2.16亿元,这些投资项目多为生态修复和保护项目。到目前,全省已建立17处海洋保护区,21处海洋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保护区总面积约20万公顷,约占我省近岸海域面积的21%。同时,沿海94个陆源入海排污口,莱州湾、胶州湾和黄河口生态监控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等地区已受到严格监测。

胶州湾、莱州湾的污染问题正引起省领导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青岛正在继续推动胶州湾陆源污染企业的拆迁关停,将一批重点污染大户撤离胶州湾沿岸,同时加强胶州湾污染的监督和监测,加强奥帆赛场海洋环境监视监测。此外,今年省里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用于实施“莱州湾生态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工程”,推进莱州湾生态治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