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中国的崛起是韩国的福音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52:20 

韩中建交至今已经20年。如果将这比作人的话,那么他正处于度过了青春期进入青年期的年龄。中国的存在无疑曾是韩国经济的“福音”。

随着中韩建交,很多委托加工企业将工厂迁到中国,使韩国在未受到大冲击的情况下就走上了信息技术(IT)强国的道路。在韩国顺利的产业结构调整的背后,曾有着中国的帮助。

“世界工厂”向韩国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韩国还在中国找到了克服危机的动力。

其核心便是技术。正因为有了技术,中国企业才向韩国企业伸出了援手,使投资得以实现。这便是在韩国生产高技术零件后出口到中国,在“世界工厂”组装好后再重新出口到第三国家的流程。这简直是梦幻的分工结构。目前,韩国对中国出口的70%左右仍是高附加值的中间产品(零件·半成品)。

这种局面还能维持多久呢?这就是最近三星经济研究所(SERI)提交的一份名为《韩中人才竞争力比较研究》的报告书吸引诸多关注的原因。报告的内容是悲观的。从量的方面来看,中国有着与韩国不相上下的高竞争力。中国每年毕业的理工科研究生几乎是韩国的9.1倍,各企业和研究所的研发(R&D)人员是韩国的7.4倍。作为韩国,不能总以“因为是大国……”这样的借口聊以自慰,因为在质的方面也落后于中国。

从刊登在世界10大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数量上便可以马上看出两国之间的实力差异。中国的论文数量在信息通信领域位居第二,在软件领域位居第四,在环境、能源领域位居世界第三。而相反,韩国则分别排名第101715位。中国的人才培养政策还不仅仅停留于此。

中国自2008年以来启动了“千人计划”,开始广泛搜罗海外优秀人才。在海外活动的1000多名华裔科学家则被列为“华人科学英才”进行管理。中国政府开出了破例的优厚条件吸引这些人才。正因为这些政策,中国的产业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飞跃。

科学人才的竞争力必然会带来产业竞争力的改变。虽然目前韩国可能还保持着不足道的优势,但是在不久的将来情况很有可能反转。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存在是我们的福音。如果认为以后也会继续这样,那么就是非常危险的错觉。根据韩国的对策,在今后的20年内,中国的崛起既可能成为韩国的福音,也可能成为韩国的灾难。部分向中国投资的企业的无端撤走说不定就是小型灾难的征兆。

我们很清楚地知道答案。韩国应该构筑政府、企业、研究机关等共同参与的“research cluster(研究集群)”,培育以研究院为中心的研究生院,还必须通过选择与集中,培养能与中国并驾齐驱的各领域的人才。而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实施。无论左右派、朝野有怎样的争端,在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必须要团结一致,这才是维持福音的必由之路。

韩国财政部长官:中国经济非常令人担忧

韩联社夏威夷1112电企划财政部长官朴宰完11日(当地时间)出席完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议后对媒体表示,此前相对良好的新兴国家的景气下降速度正在加快,其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朴宰完表示,虽然不能具名哪个国家,但有一个国家的景气下降速度已经非常之快。由于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让人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国家的景气下降速度加快。

朴宰完就欧洲财政危机扩散到意大利表示,感觉到不管以何种形式,今后将会遇到很大困难。由于解决欧洲财政危机有很多复杂问题,所以很难进行预测。

朴宰完还暗示计划在12月份提前举行的G20财长会议日程也有可能推后。

朴宰完称,会晤了出席APEC财长会议的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国财长,有意见认为"如果只是开会而不能达成协议,反而会让市场失望。"

朴宰完还就日本宣布加入"泛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表示,由于有多国参加,所以能否达成具体、深入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有可能会范围广泛,程度不深。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