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经济凭“蓝”而立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52:2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1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日照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

而我们要做的则是将蓝色的欣喜、蓝色的部署、蓝色的硕果意义记录并刊登,从多种角度,用更多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蓝色经济,让更多人了解它、读懂它,体会到收获的欣喜。

欣喜

抢抓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们建地级市以来也抓住了很多机遇,但这次应该是日照发展最大的机遇。”

“春节前后,省里可能要举行蓝色经济推介会,整体推介。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大的机遇,我们还是得主动走出去招商引资,抢抓,抢抓,就应该出去抢,不要在这里等。”

今年1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111,碧波大酒店会议厅,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参加东港区代表团的分组审议并发言。半个多小时的发言时间内,杨军多次提到“机遇”一词,激昂并掷地有声。

的确,这是日照发展千载难逢的机会。

摊开中国地图,“鲁南临港产业带”位于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轴线上,向南可对接长三角、江浙沪,向北可接轨青岛、融入半岛,接驳天津滨海新区、环渤海经济圈,向西可积极投身鲁南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沿桥区域开发建设,向东可通过海上通道,加强与泛黄海、泛太平洋经济圈,特别是日韩的经贸往来。

令人欣喜的是,日照正处在山东“一体两翼”长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上。而且,在“两翼”之“南翼”(即鲁南产业带),只有日照处于沿海位置。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中,有着“一区三带”的大格局,而日照被赋予了发展全省新“增长极”的地位,独领鲁南临港产业一带。日照将凭借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唯一出海门户的优势地理位置,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

挑战

提前部署为蓝色建设服务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而日照,早在天朦朦亮的时候就睁开双眼,看见忧患,看见挑战,看见担当。

“向南看,上海宁波连云港大干快上;向北看,天津营口曹妃甸咄咄逼人。横批:慢进即退。”这是杨军在2008年写下的一副对联。

是的,机遇千载难逢,但挑战也异常严峻。年轻的日照眼界开阔、眼光独到,这个东海岸中部的海滨城市,在“向南看、向北看”的忧患中,已开始释放出独特的“锐气”。

日照已做好当前工作的部署:积极开展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争取建成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议在鲁南临港产业带先行开展次区域合作;借鉴苏州工业园、天津中新生态城等成功案例,积极推动日照国际海洋城规划建设;在保税物流中心(B)的基础上,申请设立日照保税港区。特别是岚山至枣庄高速公路、日照至潍坊高速公路、青岛-日照-连云港沿海铁路和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建设等项目。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那一刻起,蓄势待发的日照就迈开了大步伐。这里的人们为蓝色而奔波,北上南下拉来大项目。在北京、香港等地举行蓝色经济发展规划恳谈暨项目推介会上,日照签约项目投资额1000多亿元。随着项目落地,日照将加快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临港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为全力扶持引导蓝色经济发展,日照还设立了1.5亿元蓝色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带动更多海洋特色产业迅速成长。

硕果

蓝色经济区建设稳健起航

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大幕已经拉开,有了清晰的定位,在强劲的“蓝风”中,年轻的日照初试锋芒。

根据日照市统计局公布的前三季度日照市经济运行情况,1-9月份,日照实现生产总值859.51亿元,同比增长12%,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152.1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其中,出口29.95亿美元,增长89.4%,增幅位于山东省第一位。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5.39亿元,同比增长28.4%亿元。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9,同比增长12.5%

如今,日照蓝色经济已经稳健起航。日照港货物吞吐量提前43天跨越2亿吨目标,日照经济开发区总投资230亿元的7个在建大项目推进顺利,华能日照电厂二期工程20个月就建成投产,中石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东明石化输油管线、仪征输油管线已开工、日照港中韩“海上高速”开通……以日照钢铁精品基地为重点的鲁南临港产业带、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保税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和青日“一小时经济圈”的迅速形成,使日照进一步融进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在区域发展中的位置日益凸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