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在胶东半岛西北,龙口湾南侧,由7个离岸小岛组成的鲤鱼状人工岛群,正在日夜不停地加班建设:从石料场到施工工地,17.5公里长的填海专用路上,一辆辆装满石料的卡车往来穿梭。
“龙口湾围填海(人工岛群)工程是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重大举措,从产业规划、平面布局到水动力实验,经过国家、省级专家多次论证。”山东省龙口市蓝色经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霍树春说。据介绍,今年1月龙口市启动的人工岛建设,计划投入200多亿元,在三四年内建设35.23平方公里的海上人工岛群。
发展迫切需求新空间
龙口市蓝色经济办公室副主任胡毅昌介绍说,2010年,龙口每平方公里GDP产出7500多万元,是一般县(市、区)的2—3倍,并连续三年在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然而,龙口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山东省平均水平的1/3、全国的1/4,临港区域已无成片土地可用,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求新空间。2010年5月,国家海洋局正式批复工程用海规划:用海总面积44.29平方公里,其中填海35.23平方公里,建设7个离岸式人工岛。
“在龙口西部海域建设人工岛的可行性较强。这里无论是自然资源条件、区位优势,还是基础设施配套都适合于建设这项工程,同时该工程海域临近山区,石料资源丰富,运距短、成本较低。”胡毅昌说。
据了解,人工岛建成后,为龙口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空间。人工岛将建成高端产业新区、度假旅游新区、总部基地新区、绿色生态新区、低碳经济新区、创新城市新区。到2020年,可承载1000亿元投入、3000亿元产值,容纳10万人就业、20万人居住,形成宜工、宜商、宜居、宜游的发展高地。
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填海区域平均水深7米左右,设计填海总工程量约4.4亿立方米,预计围填海工程和基础设施配套总投资约200亿元。
造岛不再“摊大饼”
“一提起填海,大家的印象就是顺岸平推,俗称‘摊大饼’。这种填海方式成本相对较低、速度快、基础设施配套方便,但最大的缺点是对沿岸生态环境影响较大,造成海岸线稀缺资源的极大浪费。”霍树春说,“这次龙口建岛,采用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离岸岛群方式,坚持区块组团、水系通透、景观优美、海陆统筹等设计理念,全部保留规划区内的沙滩和防护林带,有效保护海洋自然岸线、海域功能和海洋生态环境。”
胡毅昌介绍说,这些水道顺应龙口湾海流流向,保持水动力环境通畅,并且可间接减少龙口港港池及内航道淤积,缓解外航道边坡坍塌。
“每一辆运输车都有GPS定位系统,每一次砂石投放都有精准要求。通过监理公司校核、聘请有测绘资质的公司进行数据比对等方式,确保施工不超出国家批复的填海范围。”龙口人工岛指挥部技术负责人刘国锋介绍说。
这一项目是否会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呢?据介绍,国家海洋局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评审的结论是:龙口湾围填海工程规划用海理由充分,所在海域海洋资源和环境条件较适宜,规划采用组团式填海方式合理,主导产业基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填海造地施工对周边海域环境和生态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可接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