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山东省贯彻落实〈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若干措施》相关要求,省海洋局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如下。 一、扎实做好浒苔绿潮防控处置 2024年,针对黄海浒苔绿潮呈现出的暴发时间早、总体规模偏大、位置偏北等特点,我们按照自然资源部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组织沿海4市全力做好浒苔绿潮灾害防控处置工作,青岛市登滩浒苔3900余吨,为历年来最少,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在青岛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前置打捞开展三年来,2024年主要数据最好,表现为“三多一少”:前置打捞量历史最多,资源化利用量历史最多,单船打捞量历史最多,岸滩清理量历史最少。 二、持续推进互花米草综合防治 按照《山东省互花米草防治攻坚行动方案(2023-2025年)》,实施互花米草综合防治攻坚行动,完成2024年度防治任务目标,我省互花米草防控成效持续巩固。2024年,我省主要从“消除现有存量”和“严防扩散复生”入手,对治理全过程开展动态监控,同步开展全省域科学除治和长效管护,发现复发或新扩散的植株及时予以清除,有效遏制了扩散蔓延态势。期间,出动现场调查100余人次,无人机航拍200余平方公里;消除新增互花米草1000余公顷;治理后清除率达到90%以上。为防止种源扩散,在秋季种子成熟前完成地表植株清除作业,同时选派技术人员帮扶解决基层治理中遇到的难题,确保防治成效。 三、积极开展海洋碳汇调查监测评估 按照国家安排部署,组织相关技术单位在衔接国家方案基础上,编制印发了《2024年山东省海洋碳汇调查评估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与进度安排。做好工作宣贯,2024年3月29日组织召开山东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启动会,解读《2024年山东省海洋碳汇调查评估实施方案》,研究安排2024年山东省海洋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作。注重提高技术水平,2024年5月28日在潍坊组织召开了山东省海洋碳汇调查评估技术研讨会,提高了海洋碳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规范了海洋碳汇调查评估工作,高质量推进全省海洋碳汇资源调查评估任务。2024年度已完成全省主要盐沼湿地、海草床和典型海藻场碳汇资源调查,选取部分典型盐沼湿地、海草床生态系统继续开展了碳储量、碳汇量调查,试点开展海藻场碳储量调查。 四、持续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 按照《2024年山东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方案》要求,开展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包括近海生态趋势性监测、典型生态系统现状调查、典型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监测等工作。综合运用在线、卫星遥感、无人机、雷达、海洋生物原位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灾害监测预警以及应急支撑能力。针对我省赤潮监视重点区域开展卫星遥感监测与走航巡查监测,组织开展赤潮应急监测,报送赤潮简报、赤潮月报,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防灾减灾技术服务。公开发布《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2023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状况总体良好,为海洋综合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五、积极推进“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等重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 我省全年共整治修复岸线6.75千米,修复滨海湿地2011.23公顷,通过开展盐地碱蓬、牡蛎礁、海草床修复、岸线岸滩整治修复,促进了局部海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海洋生态系统的质量和功能得到提升,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青岛市西海岸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案例、日照市阳光海岸绿道生态保护修复案例入选2024年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六、稳步推进海洋预报减灾工作 我省初步构建了较为成熟的海洋预报减灾业务体系。每天制作发布全省及沿海七市近岸海域潮汐、海浪、水温等常规海洋预报,针对海上渔场、海洋牧场、港口、海岛、滨海旅游区等重点保障目标制作发布精细化预报产品。海洋灾害影响期间,及时发布海洋灾害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