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中国成华盛顿时髦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0:01:2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9.1%,这是中国刚刚公布的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值,也是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在美国媒体看来,这个纯属巧合的数字在令华盛顿难堪的同时,也将给美国的中国批评家们提供更多弹药。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18日宣布,将于下周就中国“扭曲的贸易政策”举行听证,这被认为有可能就是“巧合”带来的后遗症。同样巧合的是,在美国政客提高制裁中国贸易政策调门之时,积极寻求经济合作机会的美国州长访华团已踏上中国的土地。一段时间以来,“北京的政策成了华盛顿时髦的靶子”,尤其是在大选前,这是个铁定上演的桥段。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大,怎么对待中国成了美国的大纠结。《华盛顿时报》是美国对华最强硬的媒体之一,但它1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建议,美国领导人也许应该问问孔子怎么做。因为这个儒家传统的国家看重平等合适的对待,公开批评则很难让它低头。

应对中国贸易优势,美国出新招

中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速为9.1%,这个低于预期的数字却意外地刺痛了美国。据《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9.1%也正是美国9月份的失业率。

美国《全球邮报》网站18日评论说,中国经济增长数据公布之时,美国议员正在盘算如何就汇率和贸易政策惩罚中国。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会长斯特罗布·塔尔博特甚至开玩笑地建议,中国应该晚点公布这个让华盛顿难堪的数字。《全球邮报》称,这个巧合无疑会给美国国内的中国批评家们提供更多弹药,美国国会将就中国贸易手法举行听证可能就是其一。

美国国会共和党众议员坎普18日通过声明宣布,美国国会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将于25日召开听证,研究对中国“扭曲的贸易政策”采取什么措施。法新社称,坎普已列出一张清单,包括他认为危害美国就业岗位的中国的贸易政策和手法。文章评论说,届时白宫免不了如坐针毡,因为参议院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议案已经令北京愤怒。

然而,这并没能让美国议员中的中国批评家们满意。英国路透社报道称,坎普的清单上并未包括汇率问题。民主党人桑德尔·莱文批评该委员会“无视这个重要问题”,并表示,“我们应在所有可能的战线上采取行动”。

美国道琼斯通讯社18日评论说,北京的政策成了华盛顿时髦的靶子,此次听证会将是美国对其最大经济对手的最新一击。对于美国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应对中国贸易行为是一项非常敏感的政治问题。奥巴马通常通过外交渠道对北京施压,但对那些迫切希望见到成果的议员来说,这种方法让人沮丧。《日本时报》称,关于是否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发起一场新“贸易战”的谈论,再次响彻华盛顿的权力走廊。

俄新社援引俄罗斯远东问题专家弗拉迪米尔·博迪雅科夫的话说,说美中打“贸易战”有点简单,这不光牵扯到经济利益,也涉及政治因素。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都在上升,美国则始终想在政治舞台上搞垄断。

据美联社19日报道,就在美国政治领袖们提高制裁中国贸易政策的调门时,美国州长访华团已经踏上中国的土地。在他们眼中,中国是有待培养的贸易伙伴,而非需要责骂的对手。身为团长的华盛顿州州长克里斯·葛瑞格尔说,“如果你开始玩弄威胁、立法等手腕,就将事情置于危险当中。我们负担不起这样的风险。”据美国《塞班论坛报》报道,中国是目前该州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小到苹果,大到飞机,2010年的出口总价值约为100亿美元。与华盛顿州不同,北卡罗来纳州的制造业近年来深受中国进口的冲击,但同为该团成员的该州州长贝弗利·普度认为,中国仍是该州其他行业的潜在出口目的地。

美国 CNBC的一篇评论文章写道,如果把美国经济比作前行中的轿车,那这辆车无疑驶向了悬崖边上。车上的司机——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国会却还在争执。他们争吵的主题是我们该听什么电台,而不是啥时候把车掉个头。文章称,一些大型企业说,他们大多数认为不应该压人民币升值。“我不能公开表达我的想法,因为国会和美国人民会大动肝火。”一位著名消耗品生产企业老总无奈表示。而与此同时,中国国内民众的愤怒情绪也已有增无减,他们不断督促政府对美国的混账行为以牙还牙。

“对待中国,美国领导人应该问问孔子怎么做”

当地时间18日晚,美国共和党大佬在拉斯韦加斯举行了一场辩论。《工会时报》19日的文章评论说,随着总统选举临近,美国共和党内部进入“狩猎中国期”。最有希望获得总统提名的罗姆尼冲在前面,

指责历届美国领导人都“被中国耍了”,金里奇等其他一些参选者紧随其后,将中国描绘成应对美国问题负责的魔鬼。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孤独地反对这股风潮,警告美中可能发生贸易战。

在中国问题上到底怎么做,美国《华盛顿时报》的文章建议美国领导人“应该问问孔子如何处理”。该报道称,在反华论调大热的一周中,曾任驻华大使的洪博培让人印象深刻,他呼吁各州州长和其他领袖平等对待中国领导人。因为美国领导人习惯于在国内外遭受政治对手的批评,但中国的儒家传统价值观可不这么做,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分歧通常在幕后解决。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戴维·兰普顿说:“这其实是人际关系的第一课,对中国和中国人来说尤为重要。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要得到合适的对待。”《华盛顿时报》称,公开大批中国可能会得到一些美国人点头赞同,但很可能难以让中国领导人屈服。不妨设想一下,中国领导人熬夜收看美国参议院的人民币汇率问题法案投票,眼瞅着中国的声誉在世人面前遭到诋毁,肯定不会在美梦中梦到美国。

美国凯托学会网站评论说,这些贸易保护主义参议员都没有提到,美国惨淡的就业状况主要是由自身的政策错误造成的。将美国的灾难归咎于中国,这在政治上很吸引人,却很危险。香港《南华早报》援引一些分析人士的话说,美国参议院的人民币汇率议案就像是生病的美国强迫中国吃药。

美国彭博社报道称,如果人民币明天升值30%,那德国人或许能卖出更多的汽车,意大利人卖出更多手包,而苹果公司大概也希望在中国卖出更多iPadiPhone。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美国消费者花在中国制造商的每一块美元中,大约有55美分用于支付在美国的服务,流向中国工人的钱则很少。

美国评论家托马斯·弗里德曼18日就人民币汇率问题提出3个观点:一是推动国会通过人民币汇率法案的努力千万不要放弃;二是这些人千万不要成功;三是千万别真以为这能对美国失业问题起任何实质作用。弗里德曼说,美国人不存钱,过度消费,没有计划,对基础设施和教育投资不够。自己连个抓手都没有,怎么能对付中国这样的大国呢?

《华盛顿时报》18日称,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两国关系。现在中美两国住在“世界宿舍”的同一间屋子里。中国刚搬进来,打开行李包,在墙上贴些宣传画,占了一张床。美国还睡上铺,但必须学会如何与新室友相处,打电话向妈妈抱怨根本没用。稍微虚心点,多一些理解,将发挥巨大作用。

选战刺激“抨击中国指数”

亚洲商业经济研究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冯·菲尔近日接受美国CNBC采访时说,随着2012年美国大选临近,中国已成为政治家争取选票的替罪羊,“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抨击中国来讨好选民”。法国《快报》称,在大选和经济形势不佳时打“中国牌”,是冷战后美国政治的常态,但此前多是民主党参选人采取这一姿态,如今美国经济衰退的严重性,令倾向于自由贸易的共和党中的一些人也加入这一阵营。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为了评判以往抨击中国带来的影响,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卡洛斯·拉米雷斯编制了一个“抨击中国指数”。他通过浏览美国Factiva网站汇集的美国新闻简报,计算包含中国负面报道关键词的文章所占比例。在2008年总统选举前夕,该指数大幅上升。该报道称,经验告诉我们,在接下来的13个月中,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抨击。

这些总统宝座的竞选者能凭此胜出吗?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认为,这还不好说。皮尤中心的调查显示,对“更强硬对待中国”还是“跟中国发展更强有力的关系”两个问题,受访者更支持后者,占53%,选择前者的则为40%

法国《新观察家报》评论称,对付中国,不要说制裁,就算战争也无济于事:美国人打赢了伊拉克战争,但在伊拉克油田大显身手的是中国人;美国人忙着在非洲搞司令部,但非洲各国竞相去和中国做生意;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人一直标榜“自由资本主义”,但现在从这个逻辑获利最多的却是中国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