媚洋虚荣心让中国人付出代价

来源:参考消息   发布时间:2015-05-20 20:29:1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85日文章,原题:达芬奇与虚荣的代价过去30年来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但许多中国人对这种成就心态矛盾。一方面,他们很自豪中国现在能“生产”世界上几乎所有知名品牌的消费品。这种自豪感在首都北京表现尤为明显,当地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天子”脚下。一名北京朋友被问及会在香港买什么时说:“我们真不需要到香港购物。香港有的我们这儿都有,香港没有的我们这儿也有。这里能买到所有的国内外产品。”另一方面,他们感到沮丧、失望,因为质量比得上进口货的本土产品屈指可数。甚至用原厂设备在华制造的外国产品质量也不如原产地的。

没错,中国如今生产几乎所有外国品牌的消费品,但那些出得起高价的人(尤其是新富)仍青睐进口货,看不起国内生产的同类产品。虽然这一定程度上是为追求质量,但主要还是虚荣心作怪。对国家经济奇迹的自豪似乎未能阻止大多数中国人崇拜一切外国的东西。所以颇具讽刺的是,就在生产的同时,中国也不断扩大进口同类产品,以满足国内越来越多肯出高价买洋货的消费者需求。

这给某些无良商人提供了绝佳机会。他们将在华制造的产品冒充进口货出售,赚取惊人利润,达芬奇家具丑闻就是缩影。为何这等事在当今中国屡见不鲜?评论家和网民纷纷加入讨论。中国媒体指出,两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何冒牌外国货屡禁不止?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何在?

首先,冒牌洋货大行其道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消费者崇拜一切外国的东西,认为外国货质量就更好。而且,一些人买外国奢侈品纯粹是为炫富。他们只看价格,对质量优劣无所谓。

其次,中国国内品牌缺乏自信。由于许多消费者“崇拜”外国货,很多国内品牌因此丧失自信。近年来,中国国内市场上大量“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其实都是产自广东等地。实际上,一些中国品牌产品做得很好,拥有可达到国际质量标准的独立知识产权。但他们最终往往选择某家外国公司当“老爸”,摇身变为“假洋品牌”。明明是中国制造的好产品,却假托为外国货,这真是中国民族产业的悲哀。

再次,监管不到位。达芬奇家具“先出口、再进口”的过程由多部门监管,这些部门尽到职责了吗?专家说,一些相关部门和行业系统监管不力,没执行严格标准。于是乎许多“假洋货”经改头换面,以奇高售价欺骗消费者。但愿相关部门从中汲取教训,改善法规体系并使中国的外国产品市场恢复秩序,让无良企业不能再为所欲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