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全省蓝色大潮汹涌澎湃。作为我省重点建设的三大海洋经济新区之一,文登南海新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也保持了一份难得的冷静。在南海新区走访,这里的辩证发展思路,给人颇多启示。
舍与得
文登南海拥有12公里的优质沙滩,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房产开发商眼里,这里可谓寸土寸金。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文登对一切向浅滩掘金的活动说“不”。
早在2007年南海新区启动建设之初,山西一个“煤老板”看中了离海边最近的一个地段,要开发大型房地产项目。“我们把最好的风景留下来,只‘赠景’不‘卖景’,最终拒绝了这个‘煤老板’的投资项目。”南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新华介绍说,“虽然舍弃了眼前几千万元的投资,但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一片原生态的松林和沙滩。”南海新区制定了“铁规划”:海景路以南靠海的12公里长海岸线,坚决不搞任何商业开发。
在南海,树是绝对的“主人”,万亩松林在开发中受到最严格的保护。旅游产业开发坚决不毁一棵树,修路躲着树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产业布局上,坚决对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说“不”,3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项目被拒之门外。
依托万米沙滩和万亩松林,南海新区打造阳光、沙滩、海浪、松涛、岛礁特色鲜明的滨海旅游度假景区,优质的自然资源不为哪些人所独有,而向所有人敞开怀抱。现在,每年都有全国各地数十万游客慕名来到南海新区,感受海景,为南海新区滨海旅游度假产业发展积累了可贵的人气。
快与实
投资1500万欧元的金太阳光热发电设备公司,2009年落户南海新区,生产的真空集热管次年就走进了上海世博会的西班牙馆。“项目进展之快,超过了我的想象。”公司比利时籍负责人约翰 文说。
项目进展之快的背后,是南海产业规划的细和基础设施配套的实。在南海新区开发建设之初,文登市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进行科学规划,以境内的昌阳河为界,把南海新区规划为临港产业区和旅游度假区两大功能区,实现产业互补、协调发展。4年时间,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0多亿元,按现代城市标准,新修“五纵四横”骨干路网,达到水、电、暖、气、排水、排污、通讯等“十通一平”,绿化、亮化、美化同步跟进,建起南海实验学校、南海医院,配套设施一步到位。南海新港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两个万吨级泊位今年10月份可投入使用,两个5万吨级泊位接着开工,今年的基础设施配套将投入10个亿。
4年韬光养晦,南海新区释放出落地过亿元大项目90多个的“加速度”,并创造了半个月开工一个大项目的“南海速度”。未来五年,南海新区还排出了培植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23家的“时间表”,产业规模达到760亿元。
显与隐
东里岛村农民王进泽,是个地地道道的渔老大,出海摇橹打鱼,挣的是辛苦钱,如今他办起了“渔家乐”,用他的话说“坐在家里就挣钱”。这两年“五一”和“十一”假期,南海新区举办沙雕艺术节和采贝节,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村里渔家乐接待户日均纯收入近500元。
相比于塔吊林立、车流密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不显山不露水,但却是最能得民心的。在南海新区建设者眼中,发展不是与民争利,而是让当地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过上衣食无忧、心情舒畅的好日子。目前,南海新区初步培植起以海洋新能源、海洋先进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制药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在产业项目的带动下,南海新区的服务业和其他产业迅速崛起,当地渔民身份随之加快转变,实现由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靠海吃海的渔老大们,对海也有了新“吃法”,纷纷弃船上岸,吃起了旅游饭。一批大项目落地,更多渔民实现了就地转产――南湾村成立金滩物业公司,专门为楼盘提供物业服务;西里岛村成立运输队,给各工地运送物料;河北卓达集团投资上项目,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可以搞绿化、做物业,一个月能收入1000多元。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