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灾难民生 粤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聚焦地震救援
汶川地震、海地地震、日本地震……近年来,地震频繁发生,各种灾后的伤害让人触目惊心。5月7日,在惠州拉开序幕的第十一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上,众多青少年选手将目光聚焦在地震救援上。
“不会有事的,我们来救你了,一切都会好起来。”揭阳一中的陈思颖向记者展示他们的震后援救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在灾后废墟中行走,利用人体红外探测生命,对生还者进行心理安抚,同时用声音定位,向救援人员发送求救信号。
李思颖介绍,该创意机器人名叫安柯轩儿,来源于法语,译为“彩虹”,希望它像彩虹一样带给灾难中的人希望。她说:“地震发生后,废墟中的空间很小,容易带给生还者恐惧等心理问题,这样的心理往往能消磨人的求生意志,从而导致人很快死亡。安柯轩儿通过对被困人员进行心理干预,能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冷静和放松,从而达到安抚心理的作用,让其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在所有救援机器人中,广州市天河中学罗家伦等制作的黄金救援机器人在制作上并不华丽,但是造型如蜘蛛的六足机器人却特别有趣和让人过目难忘。
罗同学介绍:“地震灾害增多,很多人都因为救援速度太慢而遇难。地震后环境很恶劣,机器人可以利用六只足在复杂的环境中爬行,并完成救援任务。蜘蛛、螃蟹等比较有稳定性,在恶劣的环境中可以行走自如,但是做起来困难太大,所以放弃了。不过六只足也可以很好平衡。”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管是高中生还是小学生,虽然都未曾经历过地震,但对地震灾害的印象都很深,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小学生李伟鹏说:“我们虽然还小,但是会努力,将来要做出很多有用的东西,减轻灾难带来的痛苦。”
本次比赛的总裁判长黄伟源说:“机器人在灾害救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灾害非常多,孩子们有什么想法就有可能创造出什么机器人去应对灾难。小孩子从小就有这种关注民生的热诚很值得赞扬和鼓励。”
据介绍,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已成为新世纪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新亮点,广东省每年参加竞赛的学生超过30万人次。本次竞赛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进行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机器人足球比赛、FLL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和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等五大项目比赛,全省12个地级以上市代表团,232支代表队,820多名师生参加。本次竞赛将选拔出优秀队伍参加今年7月在河南举办的第十一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