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特色打造蓝色经济增长极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1:07:4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胶南市有海岸线156公里,海域面积3949平方公里,港口和海洋是胶南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在实施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胶南优势突出,责任重大。近年来,我们围绕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发展目标,大力推进董家口港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大学科研区、临港经济开发区等产业平台建设,引进培育了一批与海洋有关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生物、港口物流、休闲度假等新兴产业,为构建蓝色产业基地奠定了较好基础。下步,将进一步强化海陆统筹意识、机遇意识和率先意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彰显胶南特色,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率先建成蓝色经济示范区,打造蓝色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一、在港口经济发展上实施突破。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做大港口经济规模,提升港口经济发展质量。在突出做好董家口港区建设服务保障工作的同时,紧紧围绕建设物流交易港区的目标定位,充分利用好港区组合优势和后发优势,以港口物流、海洋高新科技、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五大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临港产业区和生活配套区招商开发,年内着重抓好中石化LNG、海湾集团石化深加工、信泰怡和科技园、中盐物流等大项目建设。在产业把握上,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集群发展,拉长产业链条,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坚持高起点、高质量,走绿色、环保发展的路子。力争用五年的时间,形成一批临港配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值过千亿元,努力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家级重化工业基地和临港循环经济示范区。同时,加快推进“青岛保税港区胶南功能区”规划建设,着力打造以综合保税为核心的仓储、物流、加工功能配套区和蓝色经济服务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在海洋经济发展上实施突破。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加快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级海洋渔业科研中心和青岛生态工程化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水养殖优良种质研发中心、特种贝类保护开发示范区和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推进积米崖国家级中心渔港改扩建,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吸引优质开发商建设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培植引进一批海洋食品加工企业,建设海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制造业,加快建设综合性海洋装备制造业基地,推进现代造船和北船管业等专业性海洋装备企业改造提升,发展壮大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新加坡三泰膜工业、信泰高分子材料等项目,重点开发海水淡化新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建设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依托明月海藻、东海药业、聚大洋等龙头企业,大力引进海洋化工、生物医药等项目,力争明月、聚大洋等企业2-3年内实现上市,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海洋生物与食品药物基地、中国最大的微生态药品产业化基地。依托26.5平方公里的大学科研区,积极引进建设涉海科研院所,推进创新孵化器平台和科技孵化器建设,支持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扩建,开工建设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和哈工程青岛产学研基地,加快推进中国水务海水淡化技术示范基地、水科学研究院等项目,打造特色鲜明的海洋科研园区。

三、在滨海旅游发展上实施突破。胶南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拥有42公里优质沙滩岸线和大珠山、小珠山、琅琊台、灵山岛等风景名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9%,发展滨海旅游特别是休闲度假产业潜力巨大。充分发挥山、海、岛、生态等资源优势,以发展滨海度假旅游为重点,扩大旅游业对外开放,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和专业运营商参与重点景区开发,逐步把滨海旅游度假产业培育成胶南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实现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突出抓好灵山湾旅游度假区规划开发,加快今典红树林、小珠山休闲度假、新加坡万邦旅游综合开发、藏马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香港鲤鱼门国际海鲜城、灵山湾滨海旅游度假酒店集群等项目建设,努力将胶南打造成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之一。

四、在体制机制建设上实施突破。强化规划引领和政策激励,引导各级集中资金和资源,全力支持蓝色经济区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理顺工作体制,提升服务效能,着重解决好重点区域规划开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蓝色产业项目引进、投融资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形成有利于蓝色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重点做好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四篇文章,制定落实赶超措施,在蓝色经济发展中争先进、创一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