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蓝色经济发展特色城区

来源:青岛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08:2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省委、省政府明确赋予青岛以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发展定位,这对青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区新一轮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市北区将充分利用临港优势,抢抓蓝色机遇,突出蓝色主题,唱响蓝色旋律,增创蓝色优势,努力打造青岛蓝色经济发展特色城区。

一、加快小港开发建设,打造蓝色经济桥头堡

位于市北的小港湾,是青岛百年港口文化的发源地。2006年,我区成功引进香港和记黄埔地产公司参与小港湾开发建设,总投资逾百亿元。小港湾蓝色经济带规划总面积8.25平方公里,海岸线10公里。在功能定位上划分为一景一街五区:一景即海景大道,一街为德国风情街,五区分别是旅游休闲度假区、港航企业聚集区、邮轮停泊区、现代国际物流区和蓝色新经济综合区。目前,德国风情街建成开街,和黄商住一期工程、新街里改造项目进展顺利,渤海科技项目竣工投产。今年,我们将加强与青岛港集团对接,加快邮轮母港的规划建设步伐;完成和记黄埔项目总体规划审批工作,推动和黄商住一期和新街里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深化双塔楼设计方案,启动加洲国际广场改造。力争到2015年,基本完成小港湾蓝色经济带开发建设,形成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的发展格局。

二、狠抓项目培育引进,打造海洋产业聚集地

市北具有良好的海洋产业基础,目前,全区共有青岛远洋船舶供应有限公司、青岛远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港航企业十余家。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引进临港涉海大项目,努力构建特色鲜明、融合发展的蓝色经济体系。一是大力发展港航物流产业。充分利用青岛港驻区优势,完善港口功能配套,加快物流体系建设,为现代化物流园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加大对航运企业扶持力度,开工建设山东海运大厦,着力引进一批航运总部、离岸贸易、涉海商务项目,带动临港产业、航运经济做大做强。二是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产业。紧紧围绕青岛建设国际海滨度假城市的目标,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滨海旅游体系。加快邮轮码头建设,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邮轮公司,打造中国北部地区邮轮旅客的集散地。建设青岛啤酒文化休闲商务区,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的“欢乐之城、时尚之都”。充分依托17条特色街、4大博物馆,以及啤酒节、萝卜会·元宵山会等节庆文化资源,大力开发工业文化游、商贸休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三是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态环保、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抢占蓝色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进一步推进科教兴海战略,从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强化海洋科技研发、强化高端人才引进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创新要素聚集,提升发展动力活力。

三、加强环湾环境保护,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区

近年来,我区开展了海泊河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对入海河流的综合整治,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下一步,市北区将进一步加大区域内河道综合整治力度,着力改善杨家群河和昌乐路河河道、暗渠环境,减少河流污水对海洋的影响,着力打造经济河、生态河、景观河。深入推进“绿色青岛”建设,加大城区绿化建设力度,突出做好浮山生态公园、榉林山公园、重点商圈节点绿化,集中打造一批绿化精品工程,构成多样化城市绿地和立体绿化空间。认真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强化海陆污染同防同治,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低碳技术,加快建设重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和节能工程,建设一批海洋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全面改善城区海陆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区。

四、提升规划建设水平,打造滨海品质生活城

市北区位优越、商贸发达,是青岛市传统的居住区。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必将进一步加快我市土地价值均值化的发展速度,掀起新一轮土地开发热潮。市北区将把“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要求贯穿城市建设与管理始终,依托良好滨海区位优势,高水平、高标准做好新一轮控规调整以及片区规划、项目规划、地下空间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不断加快旧城改造步伐,争取利用五年时间,基本完成沿东西快速路、山东路、辽宁路、延安三路的成片旧城改造,拆除旧房面积20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办公楼宇、商业大厦,打造城市地标,提升城区品位。同时,科学配置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和购物、休闲、娱乐等商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道路、停车、水电、供暖、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优化城区服务功能,叫响“住在市北区,舒心一辈子”品牌,打造滨海品质生活城。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