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7月,中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
中国加入深海探索
在澳洲钻探煤田、中东採探石油、非洲找矿石后,今年10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中国下一个目标已转到海底资源。由2002年开始,中国与100家科研机构自行研发「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它能潜入海底
现时,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拥有世界上仅有的5艘
全球拥有丰富的海底资源,日本海域的珊瑚礁、冰封的海域和深达
新发现6000海洋物种
地球近四分之三的面积都是海洋,孕育大量生物。英国在今年10月公佈全球首个海洋生物普查,2700名来自全球80个国家的科学家花了10年时间,耗资6.5亿美元(约50亿港元)完成这报告。当中,发现6000种新的海洋物种,绝大部分是人类从未见过,最瞩目的是栖息在东京深海热泉区的蜗牛、毛茸茸外形有点像压扁了的龙虾的「雪蟹」甲壳生物、澳洲蜥蜴岛发现游水速度跟跑车一样快的「圣诞树蠕虫」。
科学家在普查中,详细记录已知和新发现的海洋生物资料,丰富海洋物种和生态记录簿。据估计,不计微生物,海洋孕育近100万种物种,已知的海洋物种增加至25万种,还有四分三未被发现,因為人类还未到过北冰洋、南极和东太平洋的深海,相信那裡还有很多新物种。例如一隻新发现的微型虾,最先在非洲附近的大西洋出现,之后在太平洋中部出没,反映出海洋生物流动性很强。
气候 污染 威胁生态
普查中,除发现新海洋物种,科学家亦评估气候变化、污染為海洋带来的影响。过度捕猎令鯊鱼、金枪鱼和海龟加速灭亡,过去10年已锐减90%。今年初墨西哥湾漏油事故,令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至佛罗里达州200多公里海岸地带覆盖层层油污,严重隔阻新鲜空气进入海洋,不少海洋生物因而缺氧死亡,对蓝鰭吞拿鱼影响甚為严重。
油污外泄最终将耗尽深海水域的氧气,令海洋生物缺氧死亡。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称,21种受保护海洋哺乳类动物栖息在墨西哥湾北部,包括抹香鲸、杀人鲸和樽鼻海豚均受影响,当牠们在污染海域觅食时,油污进入口内,会堵塞鲸鬚,影响进食致饿死。
在经济角度来看,过量的钻探工作可带来大量商机,但对海洋生物造成的严重影响却不可忽视。
撰文:李盛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