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在宣布发现巨型油田后,随即端出核潜艇这一“配套措施”,其实并不让人奇怪。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骤增,加强海上力量建设已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海军:确保控制能源命脉
作为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的美国对海军的重视,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美国在世界主要产油区腹地的军事行动,对于世界石油运输线路的海上控制,以及美国石油公司或其跨国石油公司在全球的支配地位,都让其他能源消费国感到了巨大威胁。
美国实施全球能源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海军。美国海军相信它有实力强制进行海上封锁而不受惩罚。美国海军只要在马六甲海峡以及其他战略性的咽喉要点,如霍尔木兹海峡采取军事行动,就可以控制从中东到亚洲的整条运油路线,从而迅速关闭供应亚洲各国的能源命脉。
为了确保这一能力,美国海军正在着手恢复其战舰的数量,从现在的不到280艘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350艘左右;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备队于今年10月中旬联合发布了最新的海上战略,强调美国海军不仅要维持在全球范围内的前方存在、威慑能力、制海权及战力投射等核心能力,还要加强打击恐怖主义、人道援助和“确保海上运输线的绝对安全”。
美国知名的军事战略专家、《五角大楼新地图》作者托马斯·巴奈特直言不讳地说,现今,美国海军的一项大胆变动是,由以前的防御模式转型到安全模式——前者是国家对国家的战争,是一场零和游戏,后者则着重战后重建、“海上交通的管制”和海上网络的拓展。
巴奈特说:“美国将持续地观察中国海军的发展,如中国建造更多水面舰艇,并为其运油船护航等。”
事实上,美国海军对能源运输线的绝对控制动作从来就没有断过。据透露,11月17日,美国“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刚刚在石油控制咽喉阿拉伯海完成了反潜战演习。主持这次演习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毫不掩饰地说,演习地点正是“中东油路”的关键节点。
印度海军:要控制印度洋油路
印度也要确保对“印度洋油路”的绝对控制权。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14日报道,印度东方海军司令部司令拉曼·苏萨中将当天在东部港口城市加尔各答说,印度计划在未来5年左右,在孟加拉湾部署一个航母战斗群,而且未来印度整个海军新增的32艘军舰、6艘潜艇中的一半将部署到这一海域。
今年8月中下旬至9月初,印度海军的战舰编队访问非洲西部5国。
对此,国际战略专家认为,印度海军如此“劳师”远航非洲西部沿海,当然不是“休闲游”。
今年7月初,印度媒体曾报道说,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但所需石油的76%来自进口,海外石油的开采和运输安全已成为印度政府的一大担忧。
除了不断扩大在非洲西部的影响,印度海军还加强对非洲东部海域的监视和侦察。
非洲东南海域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要道,过往战舰和民船大多经过该水域。东北部海区扼守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航线的东部进出口,可以监视非洲另外一个产油国苏丹的石油开采运输,还可监控世界最大石油产地——海湾的石油外运。
日韩海军:增大型舰艇护能源
日本海上自卫队近年来也不断增加大型战舰,包括“金刚”级驱逐舰、新型直升机航母等,此外还持续加强空中加油机的实力,其真实意图就在于掌控东海的油气田以及其他形式的能源。日本军事分析家从不掩饰这一意图:“对于能源短缺、四面环水的日本来说,海上力量的重要性从来没有被降低过。”
韩国加强海军同样也是为了能源。韩美两国海军、海军陆战队从本月11日起展开了为期7天的联合登陆演习。此次韩美联合登陆演习由韩军首次担任登陆作战的总指挥,而且韩国的第一艘1.4万吨级大型登陆舰“独岛”号首次“参战”。此次演习,韩美双方投入了20多艘舰艇和60多架飞机、8000多名兵力。不过,这次演习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演习的规模与军力,而是“独岛”号给韩国海军带来的变化。对于“独岛”号投入使用的目的,韩国军方人士毫不掩饰地说,强大的海军是韩国海外能源运输线和近海能源安全保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