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啸及核电站事故对山东省水产品贸易影响分析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一、日本灾后对我省水产品贸易带来的商机已显现
日本是山东省水产品出口的第一市场,2010年对其出口14亿美元,占全省水产品出口的35.4%,占全国出口日本的43.3%。今年1—2月份,我省对日本出口创汇2.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处于正常水平。
调研发现,
探讨分析认为,此次日本灾害对近期我省水产品贸易带来了机遇。主要体现在:
一是对日出口“量增、值低、价涨”,总体将放大。日本作为水产品消费第一大国和我省主要出口市场,长期以来其对我水产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此次受灾使其自身的加工生产和供应短期内难以迅速恢复,势必将加大对我省产品的进口量。据上市公司和重点龙头企业反映,受灾情和需求增加影响,日方已要求增加订单,从订单结构来看,呈现“量增、值低、价涨”,“量增”即订单增加,进口量增大;“值低”即高附加值的高档精深加工产品需求减少,中低端产品甚至原料性产品需求增多;“价涨”即同类产品价格呈上涨的势头。
二是与日本出口欧美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将放大。专家从影响黄渤海的主要海流—黑潮等海洋水动力和大气扩散途径分析,我省沿海渔业尚未受到日本灾害影响。欧美等国家出于对日本水产品的安全性担忧,已暂停了日本大部分近海产品的进口,进而转向我国寻求合作。据青岛、烟台等贝类出口企业反映:近期已有美国客户停止了日本虾夷扇贝进口,正与我企业进行联系,商谈扩大加工出口事宜。这为我省贝类等与日本出口品种相同的本地养殖产品扩大在欧美等市场的份额创造了条件。
三是国内市场部分水产品价格将呈上涨之势。日本既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第一大市场,也是第七进口国。进口的品种主要是冻大马哈鱼、鲭鱼等来进料加工原料,另有少部分竹荚鱼、海参等在我国内市场销售。灾后,水产品经销企业出于对核污染的担忧及预后影响的无法判断,目前已暂停了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重点水产品批发市场和海参经销企业等反映:受日本海参进口量下降影响,
二、抢抓机遇,积极应对,促进我省水产品贸易再上新台阶
为更好地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应对,促进全省水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将重点加强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企业的引导。提请各企业要加大原料储备,重点加强本地养殖产品加工出口力度,并针对日本灾后其国内的消费需求变化和对欧美市场出口的下降,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和经营策略,努力拓展市场。同时要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出口产品高标准高质量,以质取胜,进一步巩固扩大我省水产品的市场份额。
(二)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将继续关注灾后日本渔业生产区域受污染状况,密切跟踪日本对水产品的需求状况,高度重视欧美客户的贸易转移动向,及时分析国内市场,特别是关注国内高端市场消费,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弥补日本产品暂停进口产生的市场空间,加大品牌打造和推介力度,指导企业稳外需、扩内需,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三)加强对行业的扶持。继续加强与商务、检验检疫、海关等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水产品贸易健康发展。并借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与省农业银行签订的业务合作协议之机,对企业在产品开发、设备改造、品牌培育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