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西站:南极半个世纪的“常驻客”

凯西站:南极半个世纪的“常驻客”

来源:张斌键   发布时间:2015-05-20 21:23:4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从南极回国前,记者随中国南极第27次考察队参观了澳大利亚凯西站。据悉,凯西站建于1953年,可以说是南极的“常驻客”了,其便利的交通、完善的设备、舒适的环境为澳大利亚南极考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记者在与澳大利亚南极局官员的攀谈中得知,澳大利亚驻站队员进入凯西站并不需要太长时间,他们先从国内乘飞机,约4小时抵达凯西站的机场,之后乘坐约3小时的雪地车即可进入凯西站。

在站区参观时,记者发现其布局是经过精心规划的。整个站区以一条宽阔的土路为轴呈带状分布,除船库、雷达等设施外,工作间、办公楼、生活楼、仓库、消防车库等主要建筑都集中在路的两侧。在站区工作时,无论是去哪一栋建筑,几乎都在同一条路上,借助雪地摩托等交通工具就可方便到达。

夏季考察期间,凯西站站区内的人员较多,一般为80~100人,越冬期间为17人左右,与中山站越冬人数类似。目前在凯西站进行科考和工作的队员共有85人。人员较多时,站区的消防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凯西站的安全设备有力地保障了站区的消防安全。站区内的一栋红色建筑是凯西站的消防车库,发生火情时,车库的两扇门会向内对折打开,两辆消防车即可沿着站区的主路,迅速赶往现场进行灭火扑救。同时,站区内的供电设备也有力地保障了消防安全。凯西站站区内共有5个蓝色的方形建筑,位置居中且最大的是发电楼,站区所有的电力供应都是来自于这里;另外4栋建筑分散在站区的不同位置。当站区某部分的电力供应出现故障或发生火情的时候,相应建筑里的开关就会关闭,从而将出现问题的区域与其他区域分开,保证站区的消防安全。

凯西站红色的生活楼是站区内最为显眼的建筑之一。自生活楼东侧的大门进去,左侧是是生活楼的餐厅,最多可容纳70余人同时就餐。一楼宽敞的大厅是队员们主要的休闲场所。在这儿,队员可以玩飞镖、打台球、下国际象棋、品红酒,进行各种休闲活动。另外,生活楼内的配套设施也十分齐全,图书室、健身房、电话室以及邮局,一应俱全。

在站区内,记者注意到一座低矮的白色建筑,上面像烟囱一样的通风口很特别。据介绍,队员们在这里种植蔬菜,保证了站区内一直都有新鲜的蔬菜食用。站区内还有一栋巨大的绿色建筑,走进大门,可以看到高耸的货架,各种生活物资分门别类地摆放在货架上。这里的物品是不需要花钱的。

在参观凯西站的过程中,记者感触最深的就是站区的环境极其干净。从小艇上岸,到步行至站区途中,再到站区的各栋建筑及其周围,没有任何垃圾,甚至连一张纸片都没有。据悉,凯西站在处理垃圾的时候,是先将其进行分类,诸如纸张、布制品等可焚烧的垃圾会进行直接焚烧处理,而像玻璃制品之类的垃圾,他们会先将此类垃圾分出后用集装箱装好,之后再运回澳大利亚国内进行回收和处理。凯西站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也非常重视,在污水入海前,会经过物理、生化等多种处理后才能排入海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