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3日,在厦门举行的2007年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上,全球三大邮轮巨头嘉年华旗下歌诗达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丽星邮轮公司以及中国香港、上海、厦门、深圳、青岛等11个沿海港口城市的代表团,与交通部、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海关总署等中央部委有关领导,共同探讨中国邮轮游艇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为邮轮游艇业在中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我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国际港口,以及丰富的港口旅游资源,完全具备发展邮轮经济产业的天然条件。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邮轮业作为一项投资大、回报慢、产业链较长的新兴产业,正在中国悄然崛起。目前,我国沿海城市已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华南沿海地区、西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渤海地区瓦达邮轮接待区域。一批国家化、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及配套设施正在规划,有的已经完工,例如厦门国际客运中心今年已经交付使用。当前,我国邮轮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国沿海城市依托有利的港口资源,积极迎接邮轮产业时代的到来;另外一方面,当欧美邮轮消费市场即将饱和时,世界邮轮巨头公司看准了中国潜在的巨大邮轮旅游消费市场,纷纷加快了进军步伐。
俗话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中国邮轮业发展具备诸多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包括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外政策更加开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以及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等,但是中国邮轮业还刚刚起步,“正处于积极建设港口硬件设施、完善软件接待环境、以接待国际旅游船舶挂靠为主的第一阶段”,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如是说。
那么,中国未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邮轮业的发展,钱永昌会长在2007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上提出,要积极发挥各方力量,完善硬件和软件环境,加快推进邮轮业的发展。
制定中国邮轮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目前,中国尚没有将邮轮业列入总体性规划,尚没有专门针对邮轮业发展的制度规范;国际邮轮业在我国投资经营缺少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社团组织联合开展邮轮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明确我国发展邮轮业及相关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引导和推动我国邮轮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邮轮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发展邮轮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目前国内各港口城市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能满足国际邮轮特别是大型邮轮的现实需要。尽管沿海各地都在发展邮轮经济,纷纷提出建设邮轮母港的规划,但考虑到邮轮母港的建设耗资巨大,影响深远,建议交通部出台针对邮轮母港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充分考虑到利用率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完善港口收费标准。国际邮轮公司反映,目前我国针对邮轮的港口收费水平远远超过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开展邮轮港口收费的调研,对客轮、货轮进行区别对待,对在我国设立邮轮母港和挂靠密度大的邮轮公司予以优惠,扶持我国尚在起步阶段的邮轮经济。
进一步优化边检通关手续。边检通关是接待境外邮轮旅客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各港口的边防检查程序繁简不一,不同的口岸作为第一入境口岸的检查程序有所不同;不同的口岸在处理邮轮从国内其他的港口驶来、或者从本港驶向国内其他港口的边防检查程序上也不统一;各口岸所需要的检查文件和名单也略有不同。
最后,要积极培育中国民众的邮轮消费观念,这是加快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我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国际港口,以及丰富的港口旅游资源,完全具备发展邮轮经济产业的天然条件。近两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邮轮业作为一项投资大、回报慢、产业链较长的新兴产业,正在中国悄然崛起。目前,我国沿海城市已形成了长三角地区、华南沿海地区、西南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渤海地区瓦达邮轮接待区域。一批国家化、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及配套设施正在规划,有的已经完工,例如厦门国际客运中心今年已经交付使用。当前,我国邮轮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我国沿海城市依托有利的港口资源,积极迎接邮轮产业时代的到来;另外一方面,当欧美邮轮消费市场即将饱和时,世界邮轮巨头公司看准了中国潜在的巨大邮轮旅游消费市场,纷纷加快了进军步伐。
俗话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中国邮轮业发展具备诸多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包括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对外政策更加开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以及丰富的旅游观光资源等,但是中国邮轮业还刚刚起步,“正处于积极建设港口硬件设施、完善软件接待环境、以接待国际旅游船舶挂靠为主的第一阶段”,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如是说。
那么,中国未来如何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推动邮轮业的发展,钱永昌会长在2007中国邮轮游艇发展大会上提出,要积极发挥各方力量,完善硬件和软件环境,加快推进邮轮业的发展。
制定中国邮轮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目前,中国尚没有将邮轮业列入总体性规划,尚没有专门针对邮轮业发展的制度规范;国际邮轮业在我国投资经营缺少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社团组织联合开展邮轮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明确我国发展邮轮业及相关产业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引导和推动我国邮轮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邮轮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发展邮轮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目前国内各港口城市的基础设施仍然不能满足国际邮轮特别是大型邮轮的现实需要。尽管沿海各地都在发展邮轮经济,纷纷提出建设邮轮母港的规划,但考虑到邮轮母港的建设耗资巨大,影响深远,建议交通部出台针对邮轮母港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充分考虑到利用率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完善港口收费标准。国际邮轮公司反映,目前我国针对邮轮的港口收费水平远远超过了周边国家和地区。建议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开展邮轮港口收费的调研,对客轮、货轮进行区别对待,对在我国设立邮轮母港和挂靠密度大的邮轮公司予以优惠,扶持我国尚在起步阶段的邮轮经济。
进一步优化边检通关手续。边检通关是接待境外邮轮旅客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各港口的边防检查程序繁简不一,不同的口岸作为第一入境口岸的检查程序有所不同;不同的口岸在处理邮轮从国内其他的港口驶来、或者从本港驶向国内其他港口的边防检查程序上也不统一;各口岸所需要的检查文件和名单也略有不同。
最后,要积极培育中国民众的邮轮消费观念,这是加快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