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青岛如何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机遇

来源:日照新闻网记者 丁永昌 许静 刘祥彩   发布时间:2015-05-20 21:35:04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开栏的话 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助力我市蓝色经济发展,献计海洋特色新兴城市建设,扩大日照在蓝色大潮中的影响力,本报特策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大型采访活动,组织三批记者分赴青岛、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6市采访报道,开设“舞动蔚蓝”栏目,敬请关注。

蓝色机遇是什么?蓝色机遇将给青岛带来什么?

228日下午,在青岛市政府9楼会议室,青岛市蓝办副主任方震用两个实例做了回答:

“海洋国家实验室项目,须整合多个国家部委所属的科研机构的资源,协调与推进的难度很大,以至10年未决。在蓝色经济的背景下,该项目已经列入省试点方案,进度将明显加快。”

“国家深海基地,多年来青岛和上海都在争取。2009年,该项目列入国家计划,并确定放在青岛。如今规划已经做好,正在具体设计中,今年就能动工。”

面对蓝色机遇,青岛人的认识不仅宏观,而且具象。青岛人蓝色的梦想绝非始于当下,许多有关蓝色的机遇更与他们“快半拍”的行动有关。

来自青岛市蓝办的统计数字显示,“九五”以来,全市海洋经济保持年均20%的增速。目前,青岛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蓝色经济产业体系,形成了临港石化、造船、海洋工程等产业集群。

20094月,蓝色经济概念提出。此刻的青岛反应敏捷,在全国未来经济版图中迅速找准了自己的坐标。

接下来是一连串紧锣密鼓的动作:

20095月,青岛在全省第一个成立蓝色经济办公室,下设3个专家委员会——规划委员会、规划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

“三委一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草了《关于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20092015)》框架初稿。

20098月,这两个文件完成并公布。概括地讲,它将蓝色经济区的建设目标定位为八个方面,即“四区”、“四中心”。

“四区”是,青岛要做全国蓝色经济的先行区、半岛蓝色经济的核心区、海洋自主研发和高端产业的聚集区及海洋环境生态保护示范区。“四个中心”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国海洋科研中心、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心和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中心。

对这个目标,青岛给自己的时间是:6年。

6年,对于一座城市的发展来说,那是多么短暂的一个时间概念!几乎与起草编制中近期规划同时,青岛圈定特色产业功能区和重点项目,构筑“一带、五区、多支撑点”的蓝色经济总体布局;积极筹备召开8月份的国际高峰论坛,并拿到了这一盛会的永久举办权;迅速开展蓝色经济区建设先行试验,做好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四个先行。

31日,雪后的岛城银装素裹。我们驱车青岛市区,看到路边“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大广告牌高高耸立,青岛绕“胶州湾”大做文章的理念可见一斑。于2007年就确定的这个发展思路,使得青岛的目光和辐射半径早已投向整个山东半岛。

核心区域内的龙头——事实上,在14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对青岛也做了这样的定位。

“山东省蓝色经济区试点方案确定地点的项目有32条,青岛占29条。”青岛市蓝办综合协调处处长鲍梅表示,这其中包括加快建设青岛国家级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推进青岛新国际机场建设等。青岛已经将这些项目分解到相关部门,目前正在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

蓝色潮起,浪尖领舞。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面前,青岛人的机遇意识不仅是迅速反应、清晰定位,更是具体而实在的行动。

作为一个先试先行的探路者,青岛总是能早别人半拍出手。2007年,青岛与潍坊在规划、产业发展等八大重点领域展开深入合作,17个对口部门分别达成对口接轨协议。进入桥隧时代的青岛与日照,产业对接从2004年开始,日照接轨青岛已经获得了大批的落地项目。随着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推进,日照也必将面临更多来自青岛的机会。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