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海事局前湾海事处执法人员对一艘德国籍货轮违规穿越航道一案进行了调查处理。自《青岛水域船舶定线制》和《青岛水域船舶报告制》实施以来,这是青岛海事局处罚的第一艘违反通航分道制的船舶。
随着青岛港口经济的不断发展,船舶交通流量从2000年的14000余艘次,增长到去年的 40000余艘次,年均增加20%。同时,进出港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万吨以上船舶艘次占总流量的三分之一,吃水15米以上的超大型船舶平均每20小时进港一艘,为全国之最。与此同时,受航道狭窄、渔船较多、气象条件较差等不利因素影响,船舶进出胶州湾的唯一海上通道青岛港主航道、特别是团岛口处水域拥堵态势明显,事故风险大幅上升,通航秩序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2008年奥帆赛将在青岛海域举行,也对海上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2006年3月,山东海事局、青岛海事局与大连海事大学成立了联合课题组,对在青岛水域实施船舶定线制进行了反复论证和研究,并在交通部海事局的指导和帮助下,最终确定了青岛水域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的实施方案,并于今年4月1日实施。
据介绍,这艘德国籍轮违反《青岛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规定,非法穿越航道。由于这艘外轮在港时间较短,并且是定期航班,为了保证班期不被延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青岛海事局前湾海事处要求船舶写出违法事实、授权委托,代理公司出具保函,让船舶及时开航,等待下航次处理。近日,这艘外轮再次来青岛港时,提前通过代理告知了船期,主动前来配合调查处理,并对海事部门的处理方式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