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把山东半岛蓝色海滨建成东亚休闲经济带的建议

来源:海洋财富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1:45:4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是我国北方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是我国拥有海湾最多的省份,海湾有200多处,海岸2/3以上是港湾式海岸;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长达3121. 9km的海岸线,滨海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海、岛、山、城等多种资源融为一体;山东沿海气候具有冬少严寒、夏少酷署、春秋比较温和的特点;优美的海岸风光、凉爽滨海气候,尤其是最具特色的优质海滩、奇异的海蚀地貌和岛屿等,为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山东省威海、烟台、日照三市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山东是我国获得“人居奖” 最多的省份。加之,该省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风土人情独具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拥有A级以上景区36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13个,为休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把山东半岛蓝色海滨建成东亚休闲经济带,可以为民众提供休闲度假居所,娱乐身心,促进国民自身的全面发展;可以为韩、日等国居民提供高档公寓,休闲度假场地,增加国际间交流和友谊。发展休闲经济,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升级换代,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们建议:

一、制定山东半岛蓝色海滨休闲经济带发展规划

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海岸、海洋、海岛和区位、人文、经济资源为优势,以城市间、区域间合作为契机,以科技、人才和项目带动为途径,实现经济带休闲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和培育有特色的旅游、体育、文化教育、餐饮、娱乐和运输等产业集群,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为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追求提供保障。经济带积极发展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建设以青岛、烟台、威海、日照四城市为重点的世界一流休闲度假与大众休闲度假兼顾的面向全国和东亚地区的海滨休闲经济带。

二、做好山东半岛蓝色海滨休闲经济带的总体营销策划

青、烟、威、日等地休闲经济资源,要统筹规划、系列开发、合理布局,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格局,树立联合意识,打破地区壁垒,通过协作开发、联合促销,打造品牌形象,将相似、交叉、相邻的资源互补开发,转化为互相辉映、特色突出的产品。山东沿海先后设立了青岛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烟台金沙滩、威海环翠、乳山银滩、荣城石岛湾大鹅湖、牟平养马岛、青岛薛家岛、日照山海、青岛琅玡台、蓬莱、田横岛等省级海滨和海岛度假区,已形成了一定接待规模的度假区;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度假区住宿设施和商业、娱乐设施的完善配套,使建筑物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融合,突出民间和地方特色,大力开发度假休养、海上运动等系列活动项目,如游泳、帆船,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气功、武术、书法,以及胶东民间手工艺品、戏曲表演等,发展旅游休闲、商务休闲、度假休闲、体育休闲以及养生休闲等产品。另外,山东半岛蓝色海滨休闲经济带要和“儒家源头” 相联络,与“一山一水一圣人”相衔接,拓展文化旅游资源深厚内涵。

三、山东半岛蓝色海滨休闲经济带开发要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当前,一些沙滩度假区开发过度,如威海石岛海滩、乳山银滩度假区等,其典型特征是房地产开发项目泛滥,各种宾馆、饭店、别墅等沿度假区中心向外蔓延,呈带状分布在沙滩周边,度假区内城镇化现象严重。海岸带资源是一种公共产品,各产业部门可以在不损害资源环境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但海岸作为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区,属于敏感的生态系统,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一,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实行严格的生态环保标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第二,加强生态建设,构建“绿色海岸” 。以海滨地带规划区内的城镇、村庄绿化和各个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风景森林公园绿化建设为“点”,以护路林、沿河护岸林建设为“线”,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面”,通过对点、线、面的规划、合理布局、互联互补,建立一条完善的海岸带林地系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营建优美的海岸景观,实现海滨地带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积极支持发展农村沼气、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水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各类减排工程设施建设。第四,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治污设施正常运营保障机制,建立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制度。

四、加大政策支持,落实保障措施,加快山东半岛蓝色海滨休闲经济带建设

建议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山东省要高度重视,在政策和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扶持。第一,政府应通过制定休闲产业政策和休闲发展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高度积极推动,引导山东半岛蓝色海滨休闲经济带产业的发展。如设立公共休闲设施发展基金,用于加大扶持公共性的文化娱乐休闲设施的建设;又如放宽准入条件,鼓励企业、民间资本以及外资介入休闲产业发展。第二,推进城乡土地一体化管理。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自主开发旅游项目试点。科学论证、统筹规划岛屿的开发利用,引导海洋产业带相对集聚发展。第三,落实免签证政策。对日、韩等国家旅游团实行免签证政策,其免签时间为30天;旅游团“5人以上”的限制条件放宽到“2人以上”。第四,加快引进海外知名国际旅行社。引进韩国、日本带客源、带航线的境外知名旅行社,鼓励有实力的境外知名旅行社开办合资或独资旅行社,以吸引更多海外客源。第五,积极发展邮轮产业,建设邮轮母港,允许境外邮轮公司在山东半岛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展经批准的国际航线邮轮服务业务,做好在山东半岛停泊的服务工作。第六,按照国际惯例,向国内外招商引进大型免税品经营集团经营旅游免税商店,在机场口岸设立免税商店。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