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刊:中国博鳌渐显取代达沃斯之势

来源:新华国际   发布时间:2015-05-20 21:46:28 

俄刊发现,中国从去年开始逐步降低出席达沃斯论坛的规格,同时博鳌论坛的地位与日俱增:去年有近2000人与会,与达沃斯的出席人数旗鼓相当。尽管出席者的身份还明显逊于达沃斯,其水准的日益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2010年让中国最终意识到自己正在信心满满地朝着超级大国迈进。这也意味着中国官员已经意识到,他们没有必要前往外国人趋之若鹜的瑞士度假胜地、努力打入西方所谓的上流社会。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外景。 新华网 潘晓亮摄

【俄罗斯《权力》周刊1月3 1日一期文章】题:博鳌迎客(作者亚历山大·加布耶夫)

纵观业已落幕的达沃斯论坛,最鲜明的特点无疑是来自中国政府的暗中抵制。北京没有派高官出席,而是开始动心思将全球经济论坛拉到中国去举办。

26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新闻秘书季马科娃在该国代表团启程前往达沃斯前说,俄罗斯是这次论坛的主宾国。虽然俄政界精英、商界翘楚倾巢而出,前往捧场,但只需浏览一下本届论坛的日程安排,相信大家就会一目了然,谁才是这次达沃斯最重要的客人。

中国议题最受重视

虽然有包括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日本首相菅直人等在内的多国元首及政府首脑捧场,但此次最被重视的国家非中国莫属,因为论坛期间与中国有关的会议场次高居榜首,如“对华看法”、“中国企业前景”、“中国对国际贸易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是以俄罗斯为主题会议的3倍。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超过了日本,经济增长率达到10.3%,外汇储备突破2.8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它在达沃斯成为所有人热议的话题。报道论坛的全球媒体也都聚焦于中国崛起的主题。全球传媒广告巨头W PP集团的总裁马丁·索雷尔也建议摘掉中国头上“发展中国家”的帽子。

为邀请更多的来自中国的重量级人物,将这座瑞士名城变成全球知名企业首脑与中国共产党官员及大公司总裁交流的平台,论坛组织者可谓煞费苦心。他们知道大多数中国人外语不精,就放弃了只用英语开会的习惯,并且事实上将中文提升到大会第二工作语言的高度。在论坛官网上,代表发言的网络直播只翻译成了中文,而该网站也只有英语和中文两种语言。

然而,令组织者乃至论坛主席施瓦布感到相当遗憾的是,上述努力都沦为徒劳。尽管北京此次派了60余人,组成了史上最庞大的代表团,团长由商务部长陈德铭担任,其他引人注目的成员是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投公司总经理高西庆,但与会的中国企业家组成令主办方感到失落,其中并无大型国企老总,因而无法谈成金额达数亿美元的大宗交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