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据日本《朝日新闻》1月27日报道,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称,中国成功研发出可以摧毁航空母舰的新型弹道导弹。除此以外,中国的潜艇数量也不断增长。这是美国最为关注的武器装备。
这两种武器可以对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自由活动造成直接的威胁,甚至对美国的军力投放造成影响。日本对此也非常关注。
美国国防部去年在报告中曾经提到,中国在中程弹道导弹DF-21的基础上正在研究反舰弹道导弹。这种导弹(被称为DF-21D)的主要设计目的是远程威慑和袭击美国航空母舰。
美国太平洋区指挥部海军上将罗伯特-威拉德(Robert F.Willard)用“初始作战能力”来解释目前DF-21D导弹的研发状况。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埃里克森(Andrew Erickson)称,“初始作战能力”意味着这种导弹已经测试成功并且投入使用。他说:“中国至少已经有一个部队装备了DF-21D导弹。基于以前的导弹部署模式,中国会一批一批地部署性能不断改善的DF-21D导弹,直到大多数弹道导弹的性能达到一定程度,从而让解放军认为可以达到武力威慑的目的。”
美国国防部称,DF-21D导弹的射程达到1500公里。从日本群岛经过台湾和菲律宾到南中国海的第一岛链都在这种导弹的射程之内。而中国将第一岛链看作是本国的防御区域。
常规弹道弹道是以恒定不变的抛物线轨道飞行,而反舰弹道导弹可以使用探索装置改变飞行轨迹从而飞向移动中的目标。除此以外,反舰弹道导弹还可以分散小弹头,覆盖袭击目标,从而形成最大的袭击范围。如果导弹击中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战斗机和其它飞机就无法起降。航空母舰因此会失去巨大的火力投放能力。
反舰弹道导弹和潜艇是中国主要的大型武器,中国借此获得反舰和区域封锁能力。中国是在1996年台海危机后才决定要培养这些能力。美国在1996年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周边区域。中国意识到自己缺乏阻止美军介入的能力,从而开始培养本国的反舰和区域封锁能力。
中国日益增长的反舰和区域封锁能力已经对美国海军的自由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日本政府官员听美国官员说,美国不会再采取类似1996年的举动,因为现在派遣航母的风险很大。
航空母舰代表着美军的军事投放能力和武力威慑。如果航母遭到攻击,将会带来地震般的冲击。对于美国的盟友来说,如果航母遭受袭击,那么外界对美军能力的信心将从根本上发生动摇。
美国反应
美国提出的应对策略是“联合海军和空军作战概念”(joint air-sea battle concept)。美国在去年发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时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根据报告内容,这一概念将解释如何将空军与海军各个领域的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应对不断增多的挑战。
一名日本政府官员在解释这一战略时说,如果威慑力量遭到破坏同时中国发射导弹袭击日本,那么美国军队将离开或者处于敌人武力威胁范围以外。在对各个军队进行整合以后,海军和空军将联合发动反击。
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解放军有能力用常规导弹发起攻击,然后使美军位于东亚地区的5个基地(一共6个)关闭。这五个军事基地分别位于日本Misawa、Yokota、Kadena、韩国Osan和Kunsan。唯一一个可以免遭战区弹道导弹威胁的是位于关岛的美军基地。
日本反应
日本在去年11月提出了新《国家防卫计划指南》(National Defense Program Guidelines)。不过这份文件并没有对中国反舰和区域封锁能力进行评估,也没有提到任何关于海空战斗概念的内容。一名日本国防部官员解释说:“美国提出的军事概念还没有确定具体的细节。”一些日本政府官员甚至对美国是否以及何时可以将这一概念形成具体的政策表示怀疑。
即使美国强调日本积极参与新战略的重要性,这一战略似乎也无法清楚的说明它与日本新的防御策略如何结合,也无法表明日本将起到何种作用。盖茨在解释日本作用的时候只是说:“我们希望日本尽一切努力保护本国。但我们也欢迎日本扩大自己的国际责任。”
日本国防部的政策是与盖茨的观点保持一致。这一政策的重点涉及以下三个区域:弹道导弹防御、反潜艇武器和强化基地实力从而防卫外界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