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0年潍坊市渔业经济运行良好,渔业总产值178亿元,水产品总产量45.8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和9%,其中海洋捕捞17.6万吨,海水养殖18.4万吨,淡水渔业产量9.8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2%、20%和7.7%。
一是海洋捕捞平稳发展。全市共有海洋捕捞渔船930多艘。海洋捕捞品种主要为鲅鱼、鲳鱼、梭鱼、贝类、虾蛄等。450马力以上的渔船一般在石岛外海生产,其中冷冻船对船产值最好的在130万左右,主要渔获物以鳀鱼、鲐鲅鱼为主。冷冻船对船产值最好的在130万左右,一般的在90万左右;不是冷冻船的拖网对船产值最好的在100万左右,一般的在70万左右。
二是海水养殖迅猛增长。经过近几年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已发展到100万亩,尤其是扇贝筏式养殖达到30万亩,300万笼,产量达6万吨,出鲜扇贝柱900万斤,产值1.8亿元,利润6000万元。扇贝浅海养殖已成为该市海水养殖业新的增长点。集约工厂化养殖新模式推广迅速,名贵鱼类养殖品种、规模加大。全市已建立工厂化养殖大棚430个,面积23万平方米,养殖半滑舌鳎、大鲮鲆、欧鳎等名贵鱼类400万尾,年产鱼类4000吨,产值2亿元。
三是淡水渔业较快发展。淡水养殖面积已发展45万亩。峡山区依托标准化生态鱼塘改造项目的实施,突出发展了上林下鱼养殖模式,养殖产量稳步上升;峡山水库连年大规模的增殖放流,使捕捞产量大幅提升。临朐、青州在巩固发展鳟鲟鱼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冷水鱼养殖,规划建设大规模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安丘、高密在整合现有资源、加快标准化鱼塘改造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乌鳢、河蟹等名特优品种养殖。寒亭区以现代渔业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南美白对虾养殖推广,养殖面积已近万亩。
四是水产苗种生产形势严峻。2010年,对全市49家苗种生产企业进行了全面普查登记。目前,我市苗种生产企业生产繁育的主要品种有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蟹类(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等)、半滑舌鳎、牙鲆、海蜇、大菱鲆、海参、鲤鱼、鲢鱼、鳙鱼、虹鳟、鲟鱼等。上半年,共生产海水苗种30亿尾(只、粒),产值达4540万元;淡水苗种10亿尾(只),产值达1650万元。受年初灾害和成本因素影响,水产苗种产量产值均比去年下降。
五是水产加工业快速发展。针对水产品加工发展缓慢的现状,潍坊市着力抓好了水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建设。农业部948项目贝类净化与加工产业基地自2008年在滨海区建立以来,以山东潍坊龙威集团佰露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投资4200万元,精心打造了海洋食品加工产业园,主要开发了各种活体贝类的精深加工技术,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寒亭区的潍坊洋大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达4万吨。这2处加工龙头企业,为全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头和推动作用。全年水产品加工量增长20%,产值增长25%。
六是休闲渔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市休闲渔业基地场点发展到200多处,其中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3处,年产值2亿元,每年接待游客达8000万人次。潍城区怡心园、诸城云梦湖、临朐句月湖、高密市胶河水利风景区、青州市南阳湖等,已成为集养殖、观赏、垂钓、旅游、餐饮于一体的大型休闲旅游观光区。寿光市林海生态博览园、诸城潍河公园、安丘青云湖等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