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重要条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潍坊市在北部沿海开发中,高度重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按照“大配套、大建设、大平台”的要求,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把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北部沿海开发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力推进,致力于打造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平台。
在北部开发中,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立体交通网络、水网、电网、输油管道等,这些都是经济发展必要的基础条件。
交通设施是基础之基础,与衣、食、住一起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北部开发中,我们高起点规划,力求打造起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并投资进行了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公路,将形成“五横九纵”的干线网。投资4亿元建设了北部沿海连接中心市区的海港路、大九路;荣乌高速将于明年建成通车;在滨海项目区与滨海水城之间将规划全省沿海大通道,成为连接黄河三角洲地区的重要通道;辛沙路滨海项目区段进行拓宽改造,全长30.4公里,建设为一级公路;新规划疏港公路,全长29.6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全线采用半封闭管理;潍日高速,全长约178公里,直接连接港口,正争取纳入国家路网规划。铁路,着力推动黄(骅)大(家洼)、德(州)龙(口)烟(台)铁路建设,疏港铁路正争取纳入黄大、德龙烟铁路盘子,与其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轻轨,由潍坊市区至滨海新城,全长约50公里,将与省快速轨道规划“十二五”建设项目结合实施。空港,在临港物流区西侧,港口西段防潮大坝以南已经规划预留了空港。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大多为沿海地区,无一例外都有港口作支撑。山东省境内自胶莱河以西环渤海海岸线长729公里,无一大型港口,潍坊港是区域内唯一的中型港口。潍坊港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腹地广阔,是莱州、淄博、东营、滨州、济南、莱芜等地区货物进出海运距离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港口。2006年吞吐量达到550万吨。随着我市沿海开发战略实施和滨海经济新区的建设,一方面,潍坊港的作用将更加显现,另一方面,会进一步推动潍坊港的发展,潍坊港的扩建将大大改善渤海沿岸的港口布局,让海上运输成为物流的主要通道,从而带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潍坊港扩建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为此,经友好协商,我市与马来西亚森达美集团合作建设万吨级码头。这一项目总投资12亿元,万吨级码头及配套工程于今年5月份已经开工建设,目前,正加紧施工,预计2010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届时,防沙堤口门延伸至-6 米,泊位达到15个,泊位通过能力达到1225万吨。按照工程进度,今年港口吞吐量将达到800多万吨,明年吞吐量将突破1000万吨,跨入山东省重要港口行列。该港口已列入国家“十一五”一类口岸开放规划,正在争取国家更多的支持政策。
沿海防护堤工程能够抗御风暴潮对沿海地区的侵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成为北部沿海开发的生命线,而且兼具交通、旅游、观光等功能,是滨海水城和临港物流区建设的重要依托。新的防护堤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按照防潮、景观、亲水、旅游四位一体的要求,先期建设港口以西段 15.18公里,其中,港口段4.36公里已由森达美港开工建设,今年底建成。潍坊港以东大约16公里,由市沿海开发办筹建,年底前将完成工程设计、施工手续批复、工程招标等前期工作,明年完成大坝围圈。
水是北部开发的命脉,是项目开工、生产的第一个门槛。为保证沿海用水,多条腿走路,确保水源充足,水质优良,依托现有大水库水源和北部过境水系,规划建设了“六纵二横”的水网体系。即在北部的潍河、堤河、虞河、白浪河、丹河、弥河六条河流内,实行层层拦截,梯级蓄水,建成六条带状河道水库。其中,白浪河北部,拟建四道拦河坝,蓄水量共达6000万立方,一期工程滨海项目区段拦河坝已经开工建设,年内完工。项目完工后,真正实现白浪河常年水量充沛,两岸树绿花红,成为潍坊北部亮丽的风景线。正在扩建森达美集团第一水厂,10月份扩建完成后,日供水量将由4万吨提高到8万吨,将满足北部沿海近期生产生活用水。
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北部将建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电力供应十分重要。为确保北部沿海地区电力满足供应,我市在北部沿海规划建设了 220千伏、110千伏的电力系统网络,各项目区也建成了大型热电联产项目。同时,还依托北部优势条件,积极引进大型电力项目。其中,总投资7.56亿元,设计主变2×750MVA、500千伏寿光输变电工程项目于今年5月开工,计划明年7月竣工。神华集团拟在寿光投资建设电厂,该项目投资140亿元,装机容量为4×100万千瓦。华能集团拟在寿光羊口海堤区新上投资5.6亿元,总装机容量4.9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完全可以满足北部未来发展需求。
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必须有原油供应保障。为培育石油骨干产业链,开拓石油化工等战略性基础产业,今年启动了潍黄、潍莱两条输油管道筹建工作。潍黄输油管道,从黄岛至滨海项目区,全长180公里,年设计输油能力1500万吨。目前,已与青岛益佳公司签订了原油供应协议,并完成了《项目可研报告》。潍莱输油管道,一期工程设计,从莱州港到昌邑,主要解决昌邑炼油企业的原油需求。
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沿海各项目区坚持高标准配套,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施工。特别是滨海项目区,市区两级全力配合,市建设局抽调精兵强将,倒排工期,昼夜奋战,克服种种施工不利因素,用了不到3个月的时间,起步区西区“三横五纵”32公里的8条道路全部建成,最快的道路仅用35 天建成,创造了潍坊城建史上的滨海速度。经过2年的努力,每个项目区的起步区路网全部建成,基础设施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项目落地、生产的条件。推动了项目区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是制约瓶颈,我市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施市场化运作,搭建起了投融资平台。据了解,北部基础设施建设,不再全部由政府埋单,而是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和技术。如今,北部平原水库建设、污水处理厂、热电、燃气等工程,外部资金成为主要投资来源。滨海项目区,通过滨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已有8亿多元用于滨海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区的大发展搭建起了平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完善的基础设施,高标准的开发平台,吸引了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到目前,四个项目区已经签订招商引资合同185个,总投资额420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项目1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