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进入严重冰期 10余艘"破冰船"严阵以待

来源:半岛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1:52:2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成排的渔船冻在码头内,渔民无法出海选择在家忙年;养殖户加快对养殖池的供氧和换水,有的将海参打捞上来赶在节前卖个好价钱……118,记者对胶州湾沿线冰情进行了探访,冰封之下的生活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而胶州营海边防派出所备下了10余艘“破冰船”应急。预计未来三天,山东青岛无强冷空气来袭,冰情发展趋稳。

环湾大道附近

未结冰海面成海鸥觅食福地

冷空气发威,胶州湾一线被浮冰封锁。海参、鲍鱼等人工养殖的海产品,能在人类的照顾下挺过寒冬,飞翔在外的海鸥呢?117下午,记者来到环湾大道与太原路交叉口附近的海域,白色的冰面似乎与海天相接,一眼望不到边际,与略显死气沉沉的海冰相比,时而飞翔在海冰之上、时而俯身觅食的海鸥带来了一片生机。

这里有一个排水口正向海中排水,仅有一平方米海面没有被冰封,形成小小的水洼。水洼冒出白色蒸汽,成群的海鸥停靠在这里觅食。未等记者靠近,受惊的海鸥便飞了起来。

“现在经常看到一群群海鸟在海面上盘旋,一旦找到一块没有结冰的地方,好多种海鸟就扎堆在那里寻找食物。”在采访中,一位渔民告诉记者,海面结冰后海鸥长时间吃不到食物,就会死亡。

女姑口

渔民无法出海开始忙年

18日清晨,天空布满阴霾,寒气逼人。记者驱车赶到女姑口大桥附近,只见大桥两侧的近海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河道变成了溜冰场,白色冰带看上去像给岸边镶上了“银边”。

记者挪着小步走到冰封的河道上,用脚点了点冰面,感觉冰层很坚固。可看上去冰层的透明度很高,有点担心它的承受力,不敢轻易上去试试,用劲扔了块石头,也没有砸碎冰。

往东来到城阳流亭街道西女姑山社区,只见这里的水湾也全部封冻。“往年下雪多,白沙河以及其他河道上冻特别快,今年是干冻,没想也冻得这么严实。”附近居民杨先生介绍说,现在海上结了冰,本地渔民都有了经验,一般不会出海,所以没有听说被海冰围困的事。

无法出海,渔民却都很淡定。附近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出海的渔船都停靠在湾里,这个时候,他们会给船做修缮,并且准备着过年。“眼下渔船连缆绳都结了冰溜子,但也不能把船就这么放着,维护一下,便于再出海时马力足一些。”

红岛西大洋

蛤蜊躲在深泥中影响不大

在红岛西大洋渔港码头上,记者从海水中取出一块浮块,约三四厘米的厚度。据当地的渔民说,在更深的海域里,海冰厚度相当于这个的两倍。

红岛蛤蜊最有名,这个时节蛤蜊还有吗?“蛤蜊生活在比较深的泥里,现在处于深眠状态,海面上结冰对它们基本上没什么影响。”一位渔民告诉记者,现在冰封了,蛤蜊是不能“起”了。不过,在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可以破开一些冰层,“起”一些较浅水层里的海蛎子,到集市上卖点钱好过年。

西大洋码头水域的海面出现了大面积结冰,海参养殖户都纷纷忙着破冰换水,解决冰情带来的影响。“现在我们有些海参都已经捞上来了,赶在春节前卖个好价钱。”养殖户杨师傅告诉记者,养殖海参已经十几年的他,在冬天池子冰封的时候会加大换水量以提高水温和含氧量,让养殖物不出冻害,有利于越冬。

“到目前为止,青岛的渔业还没有受到影响,”市海洋与渔业局新闻办周世伟告诉记者,一年前的冰情让大家都早早地绷紧了弦,早早地做好了打算,做好了给养殖池破冰、补氧、换水等准备工作,现在的冰情对渔业养殖影响不大。

营海

边防派出所备“破冰船”应急

在胶州营海码头上一眼望去,三四百艘渔船整齐划一地停靠着,海冰连绵望不到尽头,不过远处的海冰并不是很严实。据介绍,近日涨大潮时,潮水推力较大,刚结出的松软海冰被冲散,退大潮后,海冰都漂浮在冰面上。

“从月初,渔民就陆陆续续回来了。”营海边防派出所干事管鲁平告诉记者,冬天天冷,在海上作业时 ,人的手脚不听使唤,很容易出危险,加上又临近春节,渔民们现在都在家准备过年。“船停靠在岸边,渔民待在家里没事,我们就利用这个时节组织渔民们学习一些法律。”

管鲁平说,一年前,胶州湾出现了30年一遇的罕见冰情,今年大家都提前做好了防范工作。他指着远处几艘较大的船只告诉记者,那是派出所专门选择的十余艘大马力铁壳船,可以用来作为破冰船。记者看到,这些“破冰船”与小木渔船相比,可谓“巨人”,整个船身都被铁皮严严实实地包裹着。“虽然本地渔民不出海,但可能会有外地船只遇险的事件发生。我们没有专业的破冰船,只能靠这些,一旦海上有警情发生,就可以破开冰层前去解救。”

测冰员

身系保险带,割冰测冰厚

“四九”严寒,海风把人吹得直打哆嗦,不过,眼下已经进入严重冰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预报中心的海冰监测预报人员,每天都要在海边及海上作业,现场测量研究海冰类型,密切监测海冰发展情况 ,以更新信息。

虽然现在有了卫星、飞机等先进设备进行监测,但要想更加准确地了解海冰,还必须到冰面上近距离作业。“这项工作不仅要身处零下十七八摄氏度的环境中,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在松软的海冰冰面上作业。”郭可彩高级工程师告诉记者,由于海冰比淡水结的冰冰质松软,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在上面行走的。所以到海冰上取冰样时,一般是一名工作人员身上绑着保险带在海面上作业,另一个人手中拿着保险带的一端站在岸边,有不测就要赶紧拉回来。“取样时,需要用电锯在冰面上切割,切割完冰块后还要测量厚度,研究冰块密度,有了这些数据才能预测海冰未来的发展。”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海冰监测人员还会出海监测,从海中把冰块捞起来,用卷尺测量冰厚,判断冰情发展。

“在冰面上作业海浪经常将衣服、裤子打湿,所以衣服、裤子上结了冰挂也是常事。”据介绍,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工作,工作人员即便戴上厚厚的手套照样还是会长严重的冻疮。

预报

未来三天海冰发展趋稳

通过对卫星数据进行解译分析,118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冰情与17日相比总体上面积变化不大,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可监测海域海冰分布面积约为36436平方公里,17日为36838平方公里。

辽东湾浮冰外缘线71海里,一般冰厚1020厘米,最大冰厚 35 厘米,分布面积18082平方公里;渤海湾浮冰外缘线19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分布面积7519平方公里;莱州湾浮冰外缘线34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分布面积4980平方公里;黄海北部浮冰外缘线16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分布面积5855平方公里;胶州湾浮冰外缘线1.5海里,一般冰厚38厘米,最大冰厚12厘米,因为空中云量多,分布面积无法确认。

1816时,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海冰IV 级警报(蓝色):其中,辽东湾、莱州湾浮冰范围均达到IV级警报(蓝色)标准。

预计19日至21日,渤海、黄海北部及胶州湾冰情总体呈维持趋势。辽东湾浮冰最大外缘线7080海里,一般冰厚1020厘米,最大冰厚35厘米;渤海湾浮冰最大外缘线2030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莱州湾浮冰最大外缘线3040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黄海北部浮冰最大外缘线1525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25厘米;胶州湾浮冰最大外缘线可达1.2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