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华尔街日报》日前编译英国《每日邮报》
报道说,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发东风21型导弹,但直到1991年才开始部署这一导弹。正在研发中的东风21D导弹据信能够装载
报道说,东风21型导弹还被开发出了太空反卫星能力。
报道说,东风21D弹道导弹在发射后呈亚轨道飞行状态,它只在发射初始相对短暂的加力飞行阶段被导向,其随后的飞行路径则受轨道力学和弹道学法则的支配。
中国研制“航母杀手”导弹获进展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在周二出版的一则报纸访问中说,中国朝着部署以击沉航空母舰为目的的弹道导弹又近了一步。
海军上将威拉德(Robert Willard)对日本《朝日新闻》(Asahi Shimbun)说,他认为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项目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操作能力”,意味着一项可行的设计已经定案,目前正处于进一步研制的阶段。
在国防分析人士当中有“航母杀手”之称的“东风21D”导弹将成为亚洲安全环境的规则改变者,而美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自二战结束以来一直都是亚洲的海上霸主。
东风21D的独特性在于它能够非常精确地打击一个具有强大防御能力的移动目标,这也是令美国海军参谋们匆忙应对的一项能力。
威拉德上将说,这一系统的组成部件可能已经过了设计和测试,但美国方面并没有侦察到水面测试,这种测试将观察其对移动船只的命中情况。
他说,在这种导弹实现充分部署之前可能还需要数年的测试时间。这一系统要求配备最先进的导向系统,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将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用它来应对真正的威胁。
东风21D被认为是中国阻挡美国飞机和船只进入其海岸附近水域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战略涵盖了层层相叠的多级空中防御系统、海军装备如潜水艇以及先进的弹道导弹系统,所有这些在卫星网络的控制下交织在一起。
按照东风21D的最大能力,从陆地上发射之后其精确性足以使它在900多英里(约
这将严重削弱华盛顿干预台湾或是朝鲜可能发生的任何冲突的能力,也使美国船只无法安全地进入中国长达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周二认为有关威拉德言论的问题应向军方了解,不过她重申中国坚持认为其军事的发展不会威胁到任何一方。
姜瑜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始终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尽管中国国防部从未在新武器投入使用之前对它们发表评论,但飞行速度十倍于音速、携带常规弹头的东风21D已经在网上受到了军事爱好者们的热议。
英国《每日电讯报》
报道说,中国这一被防务分析师们称作“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导弹将改变亚洲安全形势的游戏规则,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一直统治着亚洲水域。报道说,东风21D弹道导弹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能力对受到重兵保护的移动目标实施精确打击,美国的海军规划人员正在匆忙应对这种新威胁。
“中国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具初步作战能力”
随着兔年的到来,中国以远超众多国外观察家预想的速度,取得了重大的军事成就。
加藤阳一:就中国反介入/区域封锁(A2/AD)能力而言,中国反舰弹道导弹发展当前处于哪种状态?如何才能够实际部署?
威拉德: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正接受广泛测试。用西方的说法就是,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系统已具备“初步作战能力(IOC)”,即其目前已具备作战能力——我认为中国会认识到这一点——但中国仍在继续发展它。据我推测,在未来数年内,其将继续处于测试阶段。
` 问:中国反舰弹道导弹系统已具备初步作战能力?
答:这个问题,你需要问中国,但通过反舰弹道导弹系统的发展、其在公开新闻报道中的证实,以及该系统的继续测试,我估计它应该等同于具备初步作战能力的美国系统。
问:中国已经完善了导弹运载系统和传感器瞄准系统。那么,整个系统的集成是否已经完成?
答:进入初步作战阶段的系统,通常是指大体上按照设计完成模式的系统。
问:不过,他们还没有进行实际飞行测试,或是测试攻击移动舰艇,对吗?
答:我们还没有看到过整个系统的水上测试。
问:但您认为他们已经具备这种能力了吗?
答:我认为反舰弹道导弹的组件已完成开发与测试。
问:对于美国而言,在中国的反介入/区域封锁能力中,这种威胁更甚于潜艇威胁吗?
答:不,我不这么认为。反介入/区域封锁能力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词汇,试图体现中国及其他国家开发的各种能力。事实上,并非只有中国具有A2/AD能力。不过,就中国而言,这种能力由综合空中防御系统、例如潜艇等先进海上系统、例如反舰弹道导弹等先进弹道导弹系统,以及力量投射系统。
反介入/区域封锁系统或多或少可触及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等国家,所以亚太地区许多国家都处于中国A2/AD能力覆盖范围之内。因此,对于那些国家而言,这一问题值得关注。虽然从很大程度上讲,A2/AD能力旨在确保中国影响其周边海域的军事行动的能力,但这一日益壮大的能力已超出第一岛链,并与该地区许多国家发生交叠。出于这个原因,这一问题值得东南亚国家关注,值得美国关注。
通过加藤阳一对维拉德的采访可以看出,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已不再遥不可及。北京已成功发展、测试并部署了世界上第一款能够利用陆基移动发射装置、远程瞄准移动航母战斗群的武器系统。二炮部队已具备在冲突事件中使用东风-21D导弹应对美国航母战斗群的能力,因此,可以预计中国的威慑力已有所提高。
自上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海军一直基于“舰载航空部队是航母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防线”的理念,打造航母战斗群。反舰弹道导弹有可能会绕过航空部队,将之从防御等式中删除。在此之前,只有潜艇能够提供这种能力。就此而言,虽然中国正打造一支强大的水面舰队,但其却无法展开有效的先进反潜战,而美国却可以——利用舰载飞机。相比之下,对于任何国家军队而言,防御导弹,都是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据美国国防部2010年中国军力报告称,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是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的衍生弹。“导弹射程超过
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可能已部署至东部沿海
那么,“初步作战能力”的确切含义是什么?据美国一家权威消息来源透露,在国防部军事和相关词汇词典中,“初步作战能力”是指“最初获得有效部署武器、设备或经批准的特殊性能系统的能力,而且这些装备由接受过充分训练、装备并且由军队提供支持的人员驾驶或操控。”此外,美国国防采办大学的网站上也指出,“当一些部队和/或组织接收在部队结构中预定获得的系统并且具备部署并维护该系统的能力时,那么它便具备了初步作战能力。”
不过,这仍达不到“全面作战能力”。虽然国防部的辞典中尚未给出这个术语的解释,但美国国防采办大学已将“全面作战能力”定义为“当所有部队和/或组织接收在部队结构中预定获得的系统,而且具备部署并维护该系统的能力,那么便具备了全面作战能力”。
或许,最为重要的是,“初步作战能力”远远超出了“初步威胁能力”的模糊状态,后者有时会被用来形容那些虽然成功进行了测试但并未部署的系统。2007年,在描述一款不同的导弹时,国防部的一位官员解释说:“这是款当中国领导确定需要它们时,便能得到并加以利用的系统。初步威胁能力与初步行战能力的区别在于,现在我们评定东风-31或许并未完全综合到部队结构中,或许并没有获得所有必需的支援人员/设备,而我们原以为他们已经将其全面投入运行……区别在于所说的已经就绪或可供利用的系统,现在未必已全面运行。”
在美国防御共同体内,上面所提及的全部术语都有非常明确的定义与内涵,因此与国外体系进行确切比较是个不小的挑战。而且,这还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全面考虑到所有细微的差别,就可能会出现误解。维拉德似乎正努力将“初步作战能力”纳入适当的美国体系内,与此同时强调它是美国的一个特殊术语。
因此,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可能已列装作战部队(而不是测试或训练部队),而且这些部队有能力/已认证/有资格在战斗中部署该武器系统。
按照美军有关“初步作战能力”的标准定义,以及自中国出现过几次的相关联的众多反舰弹道导弹数据点,按顺序得出了以下结论:
测试:中国必须开展严格的测试项目,以证明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已经成熟到了足以进行初步生产、部署及使用的程度。这可能包括进行多种飞行测试,虽然迄今为止尚未在水上进行全面整合。
生产:今天的“初步作战能力”状态有力地证明了,报道中所提及2009年秋完工的一家东风-21D火箭发动机工厂或一些相关的准备已经发生。
部队:中国部队必然已经接收了东风-21D导弹。而且,这些部队一直在进行部署、使用、维护该款反舰弹道导弹、支持性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系统的训练。这或许与今年7月报道的为广东省韶关的二炮新导弹旅建造设施的事情有关。
C4ISR:虽然是一个无疑会遇到连续挑战及改进的领域,东风-21D的指挥、控制、通讯、计算机、情报、监视及侦察(C4ISR)基础设施必须足以支持基本航母战斗群(CSG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