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黄河”堪比“闯关东” 黄三角移民将拍成电影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2月12日,来自北京及省内的几十名专家参加了由滨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发改委及北京中作影视公司等主办的黄河入海流域系列电影剧本座谈会。记者获悉,这是全国第一次以黄河入海流域移民历史为题材拍摄电影。
自1855年黄河改道由山东入海后,黄河三角洲逐年新增的广袤土地引来大批垦荒者,形成了浩大的移民潮及众多新村落、市镇,这就是移民史上独具特色的“赶黄河”,其波澜壮阔程度可与“闯关东”相媲美。
然而,迄今为止,以黄三角移民为题材的电影及电视剧尚未被拍摄。
据了解,目前筹拍的黄三角系列电影均以我省发改委干部王树理的小说《黄河咒》为原著,由王树理及中作影视公司总经理毕云琪任编剧,包括反映移民追着黄河走,受尽千辛万苦,在黄河边拓荒建家的《赶黄河》,反映黄河岸边农民对母亲河天生痴恋,宁愿遭受大灾大难甚至舍命也执守土地的《守黄河》。另外,还有《外来的女人》、《贞洁咒》、《河口人家》等。
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发来贺信说:山东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黄河入海流域电影系列剧本中表现的黄河移民创业史,是世界移民史上重要的一笔,不搬上银幕,不展示给世界,实在是一件憾事。
专家认为,作为黄河文化,过去忽略了黄河入海流域特殊地理及历史衍变形成的特殊内涵因素,即由于移民集聚而形成的包容性,由于濒海而形成的襟怀博大的开放性。
省发改委副主任、省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牛启忠说,黄河移民题材系列电影如拍摄,无疑是黄河三角洲文化工程的破题之作。
滨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范海波向记者介绍:目前,滨州GDP年人均已超过5000美元,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很迫切,尤其黄三角系列电影的拍摄,充分挖掘当地人祖辈创业历程,群众都盼着早点拍摄。
作为主创人之一,毕云琪认为,山东表现古文化及近现代文化内容的影视不少,而反映黄三角移民史的影片没有,他们“发现了新大陆”。他透露,目前5部电影剧本基本成形,正进行最后打磨。拍摄准备工作正加紧进行,计划明年年中先从《赶黄河》、《守黄河》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