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之城织就“蓝色梦想”

来源:陈登平   发布时间:2015-05-20 22:07:4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既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在“蓝”、“黄”经济区中完全重合的市,东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山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东营是“一区三带”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是核心区和主战场。

这个因打出胜利油田第一口井的村名而命名的年轻地级市,因此有了油城之外的新标签:蓝色经济城市,东营开始织就“蓝色梦想”。

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基础较好、科技支撑能力较强等让东营有了加快发展蓝色经济的许多优势和条件。

东营认真落实蓝色经济区建设决策部署,为加强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东营市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委员会,设立了高规格的市蓝色经济建设办公室,与市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两个机构一块牌子,合署办公。

依据《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详细的规划编制方案,已编制完成《东营市蓝色经济区规划发展纲要》,其他相关专项规划正在抓紧推进。

2010年是实施国家战略的第一年,东营市正在按照“面向2020年、重点抓好前三年、全力突破2010年”的工作思路,重点进行“四区一城”主体产业区、重大基础设施、生态、发展平台、县区产业园区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高效生态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全国宜居宜业城市。

交通问题曾是制约东营发展的瓶颈,东营重点推进“三路两港一场”建设:“三路”即威乌高速、黄大铁路、德大铁路,“两港”即东营港和广利港,“一场”即东营飞机场。交通为黄河三角洲延伸了发展的臂膀,大路网、大港口、大物流将使东营的蓝色经济风生水起。

对于东营市蓝色经济下一步的工作,东营市蓝办负责人介绍,当前,东营市委、市政府正在积极强化由陆及海、由海及陆、海陆统筹工作,着力构建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在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同时,全力打造蓝色经济区,做大做强临海和海洋产业。具体工作包括:一、现代海洋渔业,重点发展特色养殖、渔业养殖、水产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休闲渔业,努力建成现代渔业基地。特色养殖,突出发展海参、对虾、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鳖等名优特品种。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区和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二、海洋新能源,突出抓好风电电源基地、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地热能、东营发电厂、电网工程建设。三、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保健食品、海洋生化制品等领域深度开发和成果转化。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五、海洋化工、盐化工及精细化工。六、海水综合利用,积极推广使用海水淡化技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建设一批海水淡化项目,逐步提高海水淡化水供应能力。七、文化旅游。八、现代物流。九、基础设施建设。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争到2012年,建成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