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生态开发“黄三角” 荒滩正在变绿洲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10:0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山东在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与开发保护并重,高效利用资源,发展生态经济,昔日盐碱地正在变成生机盎然的绿洲。

眼下,正是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最佳观鸟期。今年来此越冬的候鸟超过了200万只,其中丹顶鹤、大天鹅等珍稀濒危鸟类数量比去年明显增加,而白鹭等九个品种还是首次选择在黄三角越冬。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千二管理站站长许家磊:它们能留下来生活,说明我们这儿环境好了,适合于它们生活。

人们也许想不到,眼前候鸟飞舞的这处湿地年初还是黄沙漫漫的荒地。今年7月份,山东首次对已形成了35年的黄河入海河道进行分流,投资6000万,引6000万方黄河水,对黄河故道进行生态补水,增加湿地25万亩。

山东台记者吴晶晶:在盐碱地里绿化,排碱是关键,我们看到通过工程施工可以挖出这样两米深的排沟,周围渗出的碱水呢可以顺沟排出,这样就有效地降低了地表的含碱程度,改善了土质,提高树木的存活率。

有路的地方必有林,有林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必畅通,路林水 “三网合一”的综合开发,搭建起了东营大绿化的框架。盐碱地绿化“三分在种,七分在养”,东营垦利县的农民只要承包的树木成活率高,每人还可以领到了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种树补贴。

东营市垦利县永安镇东兴村村民李怀军:一亩地能载110棵,补1100块钱。

五年间,山东在黄三角的生态投入达到100亿,而综合产出已经超过了400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