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加快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

来源:路军   发布时间:2015-05-20 22:10:3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0911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如今迎来一周年。在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市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蓝天、白云、海滩、飞鸟,让这里依然充满诗情画意。滨州市贝壳堤岛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是唯一新老堤并存的贝壳堤岛。贝壳堤组成了规模宏大的贝壳滩脊海岸,两列贝壳堤岛之间的湿地和向海的潮间湿地与潮下湿地组成了世界罕见的贝壳堤岛与湿地系统。这里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徒的中转站和越冬、栖息、繁衍地,共有鸟类45种,另外保护区内发现的野生珍稀动物多达459种,让这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天然生物博物馆。

滨州市贝壳堤岛全长76公里,贝壳总储量达3.6亿吨,为世界三大贝壳堤岛之一,而且这里贝壳堤纯度最高、规模最大,无论是深埋地下的,还是裸露于地表的,贝壳质含量几乎达到100%,而美国圣路易斯安娜州和南美苏里南贝壳堤,贝壳含量仅为30%左右。随着海水潮汐作用,这里的贝壳每年增加10万吨以上,有形成第三条贝壳堤岛的趋势。黄三角的最大亮点是没有走高耗能的发展模式,首次提出“生态高效”的增长模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全面建设,将使这里成为国内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一个典范。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山东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国家《规划》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在重大政策和产业、项目布局上,为黄三角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国家《规划》要求黄河三角洲地区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努力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效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在具体指标体系上,确定了预期性指标7项,约束性指标7项,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滨州市位于黄三角的核心地带,面积、人口、未利用土地都占到整个黄三角的三分之一以上,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滨州位于山东省北部,北接京津冀,西靠省会城市济南,南部依山,北部临海,是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近年来,滨州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四条高速公路和在建拟建的滨德高速、济滨高速公路及两条国道穿越境内或在滨州相交,处于我国东北、京津地区至华东沿海地区和长三角中心城市最顺直、最便捷的通道的重要节点上;滨州港是济南省会城市群最近的出海通道。既有铁路及正在建设的德龙烟国家干线铁路和拟建的黄大铁路穿越滨州中部,将形成“丰”字型铁路枢纽,区位优势正在成为发展优势。

滨州拥有大量未利用地,仅北部沿海无棣、沾化两县盐碱荒地就达255万亩,拥有海岸线240公里;矿产、石油、风能、地热和海洋资源丰富,具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滨州处于河流、湿地与海洋的交接带,风景独特,物种资源丰富,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养业、培育产业链和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目前已形成了纺织家纺、油盐化工、机械加工、粮油果蔬加工等传统产业,以及装备制造、钢铁和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滨州目前上市公司11家,是“中国家纺产业示范区”、山东省重要的油盐化工基地、中国最大的活塞制造基地。滨州现已建成高等院校5所,在校生4.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6所,在校生4.2万人,开设数控技术、航空飞行、材料化学、机械加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50多个专业,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国家《规划》印发实施以来,滨州市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调整充实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强力推动《规划》实施,工程建设、项目编报、规划对接、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迅速启动。为加快国家规划的滨州临港产业区发展,北海新区(即临港产业区)起步区的建设迅速展开,三横七纵路网、污水处理厂、沿海生态防护林等十大工程开工建设。滨州临港产业区划出一大片区域作为“飞地”,与外地的企业共同开发。在沿海荒碱地上,一个新的产业聚集区即将形成。

生态优先是国家《规划》确定的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首要原则。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必须进一步增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滨州市按照打造建设“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工程、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与湿地保护恢复工程、黄河故道土地沙化治理工程等十大生态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培育形成了西王集团工业园、鲁北化工生态工业园、铁雄能源工业园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七个行业形成了1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多赢”。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临河、地阔、空间大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生态特色,围绕“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态宜居城市特色,努力争创国家级园林型城市。

滨州市还立足区域特色和沿海优势,以北海新区为核心,以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为前沿,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大力培植和推进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交通物流、海洋高新技术、海洋化工、生态能源、现代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狠抓项目建设,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的增长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