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的“蓝都”之梦

来源:朱殿封 魏 东 任松高   发布时间:2015-05-20 22:11:14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作为山东改革开放的前沿,青岛、烟台、威海三市在我省经济社会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解东部,再析经验,对我省加快“转调” ,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促进意义。为此,本报组织此次“驻站记者异地采访”活动,选派鲁西、鲁北、鲁南等地驻站记者奔赴东部,以新视角感受和发现东部发展的新经验、新做法,敬请关注。

飞机掠过黄海之滨,从高空俯瞰胶东大地最东端,黄海宛如一轮碧蓝色弯月,怀抱着一颗润玉般的元宝。这,便是威海。

初冬时节,记者满怀好奇,探访这座城市的美丽。汽车沿滨海大道前行,一侧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洋溢着现代气息;另一侧临海,是花木扶疏、雕塑点缀的“幸福长廊”。同仁彭辉热心承担东道主之责,不时指点着景观:这是“幸福门” ,那是“威海之窗”……

“幸福门”,多好的寓意。威海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近千公里海岸线区域创造了那么多业绩:海洋经济大市、新兴工业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人居范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去年,威海在全省第二个跻身人均 GDP过万美元城市行列。

今天,面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历史契机,在坐拥种种辉煌之时,透过“威海之窗”,向着广袤无垠的大海,威海又看到了什么?

威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禄太告诉记者:“威海正在转向建设‘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

如今,俄罗斯游客越来越迷恋威海了。这里三面环海,一面靠山,去年优良天气达到351天,“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最是避暑休闲好去处。俄罗斯游客包机、乘车、坐船,一批一批来到威海,住进海滨的可心宾馆、民居,到国际海水浴场、半月湾海水浴场享受细软的沙滩,温暾的海水,灿烂的阳光,清爽的海风。在威海,他们一住十几天、几十天、几个月。七八年前,威海市一年接待俄罗斯游客不满100人,今年则接待了 1.6万多人次。

韩国人像串门、走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威海,这里是他们最近的中国邻居。他们或邀朋携友,或举家出动,到威海洗温泉、打高尔夫球、吃中国的“韩国料理”。城区46.3% 的绿化覆盖面积、人均 23.92% 平方米的公园绿地面积,都令他们流连忘返。大街上,写有中韩两国名字的店铺、招牌随处可见。一年里,就有28万人次韩国人来威海,有3 万多韩国人在威海做事、 居住,成了“威海公民”。

今年,来威海的中外游客达 1870多万人次。其中,7 月份威海至刘公岛航线旅客船舶日航行500艘次,

日运送旅客5万人次。仅 731日一天,国际海水浴场就迎来 6万人次游客。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威海人思维方式导引行为方式的转变。

市旅游局副局长鞠院洪告诉记者,围绕建设“蓝色休闲之都,世界宜居城市”这个目标,威海旅游业正在由低端向高端、由单纯观光向休闲度假、由单纯景点向文化内涵、由点线开发向穿珠成链、由偏重资源开发向资源开发与市场营销并重转变。

他们围绕里口山、孙家疃、正棋山、朝阳港,建设城市旅游休憩带。天沐、呼雷汤、汤泊等8处温泉,由洗澡型转向洗浴、理疗、养生、食宿一体化。以海洋文化为主题,实施了金线顶滨海景观工程,融合人、船、海特色,囊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海洋观光、休闲度假、海洋公园等功能。以俚岛烟墩角、石岛楮岛等村为基点开发海草房民俗村。华夏集团利用自然山、水、船为背景,导演了360度大型山水实景特色演艺《神游华夏》节目。

休闲宜居,就是让人们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吃得应心,玩得开心,住得舒心,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说起这些,威海人对他们今年举办的几项体育赛事津津乐道。

815日,帆船界世界最高规格赛事之一的“海御19HOBIE 帆船锦标赛”在威海举行,来自 22 个国家和地区的 110 支船队的220名运动员逐鹿碧波。

925日,“长距离铁人三项世界杯系列赛”在威海举行,24个国家和地区的387名运动员参与角逐。

一系列体育活动,为威海营造“休闲宜居”添薪加油,它向人们宣告:一个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城市,是最适宜休闲居住的城市。

家住德州的“老板” 王艳香,两年前在威海海滨买了一套房。谈到为何千里迢迢到此买“闲房”,王经理对记者说:“到威海,几乎找不着灰蒙蒙的天,喘口气都是新鲜的。现在,我工作累了来清闲几天;再过几年,就在这里养老啊。”

威海市民告诉记者,本市的房价在最近六七年上涨了两倍,有些地段甚至更多。

为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目标,威海人近乎苛刻地维护着自身的环境。市环保局副局长刘昌军给记者讲:这两年,市区城中村改造工程面多量大,运输中出现一些扬尘。市里发现后,立即召集环保、交通、环卫、城管、公安等部门专题研究解决办法,进行综合治理,效果显著。

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对威海来说,此言不虚。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