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严阵以待防“鲇鱼”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2015-05-20 22:33:58 

热带气旋 “鲇鱼”于10月13日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短短的5天时间,它迅速完成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四级跳”。
台风橙色预警持续发布,三级应急响应快速启动,在中国气象局的全面部署下,各级气象部门严阵以待,积极做好气象服务准备。
反应敏锐,部署力求一个“早”字
13日,“鲇鱼”初露头角,气象部门立即捕捉到它的踪影。在随后上报的《中国气象局值班快报》上,关于台风“鲇鱼”的消息跃然纸上,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
17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批示要求,对超强台风“鲇鱼”的防御工作不可小视。对它带来的风雨水情和可能出现的次生灾害务必要有充分估计,加强监测预警,科学调度指挥,妥善转移避险,确保人员安全,尽最大努力减轻损失。
历经前期台风袭击、暴雨洗刷的广东、海南等地又将迎来一轮新的风雨,中央气象台的会商逐日加密。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许小峰、宇如聪、矫梅燕等领导这两天在会商室的驻足时间越来越久。
“加强定位,加密会商! ”郑国光举起一份份图文并茂的台风预报信息材料,“务必进一步分析台风移动速度、移动方向以及强度变化。 ”
主汛期已经过去,南方的灾害性天气仍未平息,“要在当前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将台风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放在工作首位。 ”许小峰在会商室不断强调。
“加强密切监视跟踪,做到及时、滚动、全面、有效的台风预报预警工作。 ”矫梅燕向广东、海南等地气象部门提出要求。
跟踪关注,监测围绕一个“密”字
19日清晨,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运控室主任冯小虎和同事们看着风云二号双星动画产品显示的超强台风“鲇鱼”,台风眼十分清晰。
大家意识到,又到了气象卫星发挥作用的时候了!操作员密切监视着风云气象卫星的运行,静止卫星、极轨卫星和计算机网络三个技术组增加了设备巡检次数;技术科人员正做着设备的巡检,并对业务应急方案特别是风云二号业务应急方案进行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从“鲇鱼”生成开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的大量卫星资料就被运用在“鲇鱼”的监测、分析、预测中。各通道图像、卫星产品以及能够透视台风内部结构信息,尤其是台风暖心结构的微波遥感资料,动态监测着“鲇鱼”的变化,帮助预报员较为准确地确定其中心位置、估计其强度,并为“鲇鱼”的登陆预测以及登陆后可能造成的降水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鲇鱼’自14日加强为强热带风暴后,根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要求,我们立即进入了特别工作状态。 ”北京气象卫星地面站站长岳江水说,这几天,站里的领导亲自带班,督促做好极轨、静止、电力等各系统设备的保障工作;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加强对薄弱环节的巡查。大家要确保在“鲇鱼”发展过程中接收好每一幅卫星云图资料,为后端分析及预报人员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数据。
19日上午,业务保障室接到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鲇鱼”台风三级应急响应,该室主任杨建业立即召集技术骨干进行安全检查,把一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电力负责人柴欣在接到台风三级应急响应后,主动推迟休假日期,加强电力保障值班工作,直至应急响应解除。打破常规,预报争取一个“准”字
“鲇鱼”已在南海卷起滔天大浪,正携着狂风暴雨游向我国。 19日9时,尽管“鲇鱼”尚未进入24小时警戒区内,但为了加强对台风的定位和预报,中国气象局针对“鲇鱼”启动逐小时预报,增加会商和监测频次。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告诉记者,台风在48小时警戒区以外,每隔六小时会定位和预报一次;台风在24小时至48小时警戒区内时,每三小时一次;当台风进入24小时警戒区以后,开始逐小时定位和预报。预报内容包括台风的位置、强度、移动方向、移速等。自从“鲇鱼”悄然生成,预报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进入了应急状态,并且进行实时定位。无论是台风预报,公报、警报的制作,还是会商和接待采访,他们都认真对待、严格把关。
在“鲇鱼”有了要“钻”出来的势头后,国家气候中心及时组织气候系统监测室、气候预测室、气候应用与服务室等专家和领导,结合“鲇鱼”,对历史上10月份生成和登陆的台风进行了分析。国家气候中心业务处副处长郭战峰说:“我们还对目前热带太平洋处于拉尼娜状态进行了会商,预计到11月份,热带低压活动仍较常年同期偏强,降水偏多。”19日,根据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 (台风)Ⅲ级应急响应命令,国家气候中心及时进入了应急状态,加强了值班制度,更加强了气候监测和台风影响评估分析,并且将善始善终地做好工作。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就影响气候的因素和影响台风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及时做好 ‘鲇鱼’的评估分析工作。”郭战峰补充道。同时,国家气候中心还将全面分析评估海南10月份以来的降水情况和影响。
在中国气象局的统一部署下,海南、广东等省气象部门高度重视,密切监测“鲇鱼”的最新动态,下发紧急通知,要求抓紧时间对天气雷达、L波段雷达、各类自动气象站等气象装备、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特别是沿海各市、县气象局要加强对区域自动气象站的巡查,及时修复前期受强降水天气过程影响的受损设备设施。要加强供电系统的检修和维护,备足发电机油料,确保当地电力中断时,发电机能够正常工作。
为了积极防御“鲇鱼”、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气象工作者默默无闻、毫无怨言地坚守在一线。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