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数智中国|威海大乳山团队不忘初心,生态文明建设砥砺前行

来源:百度   发布时间:2025-07-22 14:52:50 

威海大乳山旅游度假区始建于2005年3月。建设之初面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海湾,明确提出了“陆海统筹生态修复;蓝绿结合绿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0年间一以贯之,艰苦奋斗,在水土流失殆尽的荒山秃岭上种植了2000多万株墩植物,根据蓝绿结合绿色发展的目标,大乳山景区坚持打造旅居康养目的地;根据濒海海洋污染治理,要遵循陆海统筹的原则,把污泥深厚污水横流、臭不可闻的沟渠,建设成1500多亩湿地,截留处理了陆地流向大海的污水、垃圾,向大乳山景区内海域输送了富含有利于牡蛎生长的微藻类微生物的一类水,同时将覆盖沙滩的大量污泥和巨量的堤坝碎石挖掘清运,恢复沙滩2500多米,极大地改善了大乳山旅游度假区范围内的陆海生态环境,改善了大乳山景区内海域牡蛎等海产品养殖的环境,提高了海产品的品质,实现了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


经过20年的开发运营,大乳山旅游度假区已建成为风景秀丽,生态宜居的国家海洋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旅居康养目的地。被联合国命名为“联合国青年技术培训组织山东培训基地”等殊荣。2016年1月15日《中国环境报》用整版篇幅以“山东大乳山成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行动’生态修复典型‘烂泥滩怎样变成生态园’?”为标题,系统报道了大乳山生态修复对当地农渔业生产产生的良好影响。编者按:山东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以自身的实践对生态文明建设,会不会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做出了肯定的回答。2015年12月14日,山东卫视在报道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大乳山景区作为民营企业的典型被推荐给国际社会时指出,大乳山生态修复和保护对发展和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大乳山景区的生态修复,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帮助支持和鼓励。


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大乳山景区作为民企生态修复的典型被中国政府推荐给国际社会,央视经济半小时称“令国际社会为之惊叹!”。也深深的鼓励和鼓舞着大乳山团队,再接再厉,努力实现大乳山景区生态效益的持久化和最大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7年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人大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中纪委办公厅、中央国安办,写的《要报》称“大乳山景区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过经营路径使生态效益最大化和持久化的样板’”。


时至今日,大乳山团队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前进的道路多么曲折,从不抱怨,不消极,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奋战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维护的“战场上”,继续为海洋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