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角开发半年实现生产总值2000多亿元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2:37:09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编者按:1011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牛启忠在黄河三角洲环境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了《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专题报告,对整个黄三角区域今年以来的开发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本报记者根据该报告内容进行了重点摘要。

1-6月份,黄河三角洲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281.9亿元,增长1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9.5亿元,增长25.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实现进出口总额81.04亿美元,增长65.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3个百分点;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7.99亿元,增长28.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加强《规划》实施,落实目标任务

黄三角产业投资基金加紧筹备中

我省高度重视《规划》落实,制定下发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

精心制定了专项规划编制和政策调研方案,并扎实推进31个专项规划编制,深入开展了17个方面政策研究。

省直有关部门在拟定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家部委衔接,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目前省政府相继与民政部、农业部签订了省部合作协议。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区省部合作意向已经达成共识,近期将正式签约。黄河三角洲产业投资基金,在省发改委积极争取下,国家发改委于87日正式批准开展筹备工作。在省金融办的积极努力下,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意见》。国家开发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出台专项政策,实施信贷倾斜,金融发展明显加快。

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

区域内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5%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力实施湿地生态修复、黄河清八河段治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鸟类保护“四大示范工程”,全力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示范区。造林绿化工程、县(市、区)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处理设施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上半年生态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8亿元,新增造林面积115.2万亩,修复湿地19.5万亩。

深入实施“碧水蓝天行动计划”和生态市县建设,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35座,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截至6月底,区内燃煤电厂全部完成脱硫设施改造,取缔、关停、停产治理高污染企业300多家。

积极推广滨海、滨化等成熟的循环经济模式,培育形成了鲁北化工生态工业园、西王集团工业园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实现了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多赢”。上半年,区域内万元GDP能耗为0.38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5.0%。

加强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

100项新兴产业工程启动建设

紧紧围绕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这条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的要求,上半年共引进高效生态农业项目142个,协议投资130亿元,完成投入53亿元,已开工建设绿色生态种植业基地和健康养殖基地185个、70万亩。

发挥油盐化工、纺织服装、造纸等传统产业优势,加快打造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盐化工产业基地、轻纺工业基地、生态造纸产业基地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选择重点领域作为突破口,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启动建设工程100多项,总投资600多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服务业产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半年,共引进项目协议投资100亿元,开工建设项目65个。

加强基础设施,增强支撑能力

港口建设齐头并进,滨德高速明年通车

转身向海,着力推进港口建设。东营港上半年完成投资25亿元,实施了一系列扩建工程,新建引桥7020米和23万吨级码头,30万吨级油码头前期论证工作全面展开。滨州港完成投资20亿元,正在加紧建设2×3万吨级码头。潍坊港投资16.9亿元的下营新港进入规划设计阶段,新建25000吨级码头,2个万吨级码头,向亿吨大港迈进。莱州港投资22亿元的二期扩建工程加快推进,210万吨级和25万吨级通用泊位等一批工程将相继开工建设。

积极推动沿海高等级公路建设,目前正在加紧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滨德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32.1亿元,占总投资的55.3%,预计明年建成通年。东营-滨州-济南高速路线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抓紧编制项目工可报告。滨州港疏港公路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一期工程已完工通车,二期工程按计划加快推进。孙武黄河大桥已经由国家发改委核准,正在进行初步设计。莱州港疏港公路完成投资1亿元,明年建成通车。

积极推进铁路建设。德大铁路已经全面开工建设,黄大铁路申请核准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滨州港铁路一期工程顺利实现运营,二期正在列入国家规划和我省“五纵”规划,滨诸铁路项目规划方案初稿已编制完成。

加强城乡统筹,提高民生水平

上半年区域内农民人均收入高于全省487

在教育、农业、社保、卫生等民生方面,省财政加大了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倾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

1-6月份,黄河三角洲地区城镇职工在岗平均工资达到12819元,增长13%,增幅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023元,增长14.6%,高于全省487元。积极推广城乡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县市处理”模式,年内村居覆盖率将可达到50%

下一步,黄三角地区将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配套完善、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创新合作方式,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着力用足用好用活国家优惠政策,为黄河三角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营造良好环境。通过不懈地努力,将黄河三角洲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争取走在全国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的前列。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