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大海的警告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2:38:22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研究员郭皓介绍,在发生地,赤潮表现为大面积、呈条带状的海水浑浊,其中悬浮着浑浊物。依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色或砖红色、绿色、黄色、棕色等。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聚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外,水域中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也会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这也是赤潮为何大多发生在近海、近岸海域的原因。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的资料,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赤潮的藻类约有180至267种,其中有毒的藻类约91种。
由于我国海域宽阔,南北差异较大,所以引发赤潮的藻类也比较多,约140种,其中有毒藻类约为30多种。
藻类产生毒素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毒素是与藻类共生的或附着在藻类上的,有的则是在藻类死亡后产生的。藻类毒素危及人类的途径主要是食物链,即人食用沾有藻类毒素的海产品。藻类毒素主要有两种,一是麻痹性毒素,这种毒素会麻痹人的神经,人轻度中毒会出现口唇部位发麻,重则可能引发呼吸困难,心脏功能紊乱;二是腹泻性毒素,这种毒素主要是破坏人的消化功能,引起持续腹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