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市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市委、市政府以超强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黄河三角洲建设主战场”的定位,不等不靠,带领全市人民迅速行动,坚定不移地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
黄河三角洲《规划》升级为“国家战略”之后,海内外众多投资机构、投资商对黄三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投资热情高涨。我市借势而上,高强度、快节奏,争取项目,吸引投资,借助投资这一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助推“黄河三角洲主战场”建设,到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1—7月份,全市实际到账外资达到去年同期的7.2倍。
立足“主战场”定位,不等不靠,迅速行动,积极对接规划,在全市形成开发建设热潮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姜大明省长表示:“黄河三角洲开发从1994年首次提出来,历经15年上升为国家战略,现在要抓紧时间,甩开膀子,真刀真枪地干起来。今年,我准备拿出三分之一的精力来抓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开头起步工作。”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在多次会议上讲到:黄三角开发是滨州人的世纪之梦,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决抓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坚定不移地把重大机遇期转化为追赶超越的加速期;必须树雄心立壮志,高点定位,奋勇争先,干到前头、干在大处,努力在黄三角开发的新一轮竞争中拔得头筹。
国家的支持,领导的重视,人民群众的渴望,汇聚成滨州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强大合力,推动今年以来我市经济强劲发展。
围绕黄三角开发建设大战略,今年以来,我市紧锣密鼓展开了一系列“紧急”行动,先后多次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有关会议精神,并及时作出部署。整合原有的市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办公室、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成立了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
2月24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光峰及各大班子负责人为总投资4.5亿元的3区5重点项目隆重奠基,向全市传递出高度重视黄三角项目建设的强劲信号;4月2日,滨州北海新区揭牌仪式暨开发建设动员大会举行,这标志着北海新区开发建设进入加快推进阶段,也标志着滨州市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新高潮全面掀起。
9月29日上午,我市集中举行向撤地设市十周年献礼项目开(竣)工仪式。各县区开(竣)工的项目共有36个,预计总投资额286亿多元,其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的项目22个,举行竣工投产仪式的项目14个。
国家《规划》批复以来,我市积极做好细化衔接工作,按照国家《规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对全市发展目标进行论证,组织编制完成了《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各县区规划和市直31个专项规划。特别是对国家《规划》中涉及的未利用地开发管理改革试点、临港产业区建设、矿产资源补偿政策、设立地方性银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政策,市政府根据部门职责进行了分工,各有关部门均制订了政策争取和落实工作方案。同时,市政府对政策争取和落实情况实行季调度制度,迅速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与此同时,我市开展了“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我们怎么干”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和“万名干部培训工程”,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全力推动我市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
抢抓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
国家层面上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我市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展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和支持。
滨州市先后与省开发行等9家金融机构签订了《银团贷款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海油新能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等大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共同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招商推介,组织了赴欧洲以及香港、北京、上海、重庆、浙江等地的招商推介活动,进一步宣传推介滨州,达成了一大批合作项目。
6月23日,在东营市举办的首届黄三角经洽会上,我市有34个项目参加省推介,上台签约项目12个,签约金额达405亿元。
8月23日至26日,我市成功举办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高层国际论坛,将论坛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有机结合,取得了圆满成功。论坛期间,我市与欧美同学会等10家国内外留学生组织和博士后管理机构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签订科技合作项目协议26个,总投资17.1亿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协议74个,协议引资额524亿元。
9月27日至29日,首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我市召开,展会共设480个展位,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440多家企业参展,参展产品2500余种,参会人员突破了5万人。展会共签约132个项目,合同金额195.19亿元。滨州签约84个项目,总投资额110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已先后有齐星铁塔、滨化股份、鲁丰股份三家企业成功上市,共募集资金约32亿元。截至目前,我市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11家,上市公司家数和融资额分别位居全省第七位和第六位。
“主战场”建设正在加速,重大机遇期正朝着追赶超越的加速期转化
1-8月份,全市累计地方财政收入64.8亿元,增长27.4%,增幅居全省第3位;其中,地方税收收入50.40亿元,增长37.5%,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3.5亿元,增长16.8%,增幅列全省第8位,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64亿元,增长18.6%;全市进出口总额32.93亿美元,增长64.1%。其中,出口16.13亿美元,增长50.5%,增幅列全省第6位。农业生产稳步发展;林水会战顺利推进,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工业经济高位运行,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利润大幅增加。重大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滨德高速公路滨州段、疏港路、德龙烟铁路、黄大铁路等进展顺利。同时,我市经历了建国以来同期最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夺取了抗击洪涝灾害的最后胜利。
黄三角开发的前沿阵地——北部沿海地区按照贝壳堤生态湿地保护区、鲁北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临港产业园区、临港物流区、浅海滩涂开发和健康养殖区、现代渔港经济区、休闲观光旅游区、新能源科技研发示范区“十区”要求,尽快培植形成一批主导产业,拉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大开发、大建设。目前,已编制完成了《北海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临港产业发展规划》、《北海新区起步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启动了北海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区内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临港产业起步区控制性详规等的编制。投资16亿元,迅速启动三横七纵路网及桥涵、黄河古道整治、污水处理厂、水电讯管网、1.5万亩沿海生态防护林等十大工程建设,滨州临港产业区(北海新区)建设扎实推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