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五海 生态滨州 粮丰林茂 北国江南

来源:网易   发布时间:2015-05-20 22:43:4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共滨州市委书记 邓向阳滨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光峰

滨州是武圣孙子故里、渤海革命老区,1950 年建惠民专区, 1992 年更名为滨州地区, 2000 年撤地设市。近 10 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历届市领导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全市上下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 招商是重点、 实干是关键、 稳定是基础、廉政是保证”的“ 30字”工作方针,按照“夯实基础、埋头苦干、调整提升、巩固完善”的“ 16字”总体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较好较快发展的态势。 2009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1355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5.27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80.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45元,分别是2000 年的 3.7 倍、11.5倍、 7.2 倍、 2.8倍、 2.5倍。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738.6 亿元,同比增长 14.2% 1-7月份,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14.6亿元,增长17.6% ,增幅居全省第6位;地方财政收入59 亿元,增长28.3% ,增幅居全省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6.6亿元,增长 18.6% ;进出口总额 28.9亿美元,增长62.4%

解放思想积聚科学发展智慧

滨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了实施追赶超越战略的基本思路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滨州”的奋斗目标,坚持工业兴市、科技强市、三产活市、生态立市、城乡统筹富市,努力做到“好”字当头、好中求快,又好又快。滨州以“科学发展、追赶超越”为主题,以“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滨州”为实践载体,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两个批次活动群众满意率均达 98% 以上,达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 人民群众得实惠” 的总要求。同时,我们不断推进思想解放,创新发展思路,积聚全市上下追赶超越科学发展的智慧。 2003 年,我们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以“解放思想见行动,更新观念促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以后每年都开展主题鲜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及时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发展新高潮。今年重点开展了“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我们怎么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坚持以各项发展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基本定位,以人均指标进入全省上游为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追赶超越,形成了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着力调整寻求又好又快路径

滨州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把节能降耗作为促进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积极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目前,三产比例由 2002 年的 18.5 50.6 30.9 调整为 2009 年的 10.03 56.34 33.63。滨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抓好支柱产业、骨干企业,重点培植了纺织家纺、油盐化工、 先进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2009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 1559家,主营业务收入过10 亿元的达 33 家,其中过 100 亿元的6 家。着眼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不断强化产学研结合,大力发展高新产业,2009年产值达到51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6.3% ,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 117家。着重发展现代物流、 商贸流通、会展旅游、 房地产等产业,推进骨干企业二、三产业剥离。 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幅列全省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实现增加值 251.3亿元,增长 15.6% 2009 年,全市续建新建项目2390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499个。 1-7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7.8 亿元,增长 21.9% 。滨州综合运用招商引资、 激活民资、 上市融资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连续8年举办银企合作洽谈会,签约资金 5126亿元。全市已有境内外上市公司 11家,融资总额 133.2亿元。近年来,在地方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个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2007年,滨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43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1公里。

以城带乡努力实现统筹发展

围绕在城市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在农村打造“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目标定位,滨州坚持政府引导、规划控制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改造提升老城区,加快建设新城区,培育壮大开发区,完善城市功能,初步搭建起了“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的城市框架。“四环五海”工程是指环城公路、环城水系、环城林带、环城景点,同时利用盐碱涝洼地形,建设东、西、南、北、中五个水库,整个主体工程投资近 13亿元,新增环城公路近 60公里,城区水体面积增长了7倍左右,年调蓄水量达 1.5亿立方米,“中海”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市共启动整村迁建项目 103个,实现投资 22.7亿元。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1 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 49.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70万,城镇化率达到38.9% 。滨州大力实施“七个一批”工程,严格执行各种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 2009 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 263亿元;粮食总产 295 万吨,增长6.6% ,连续7 年实现增产。今年夏粮又喜获丰收,全市小麦总产141.88 万吨。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 476家,建成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88 个。我们坚持外资、外经、外贸一起抓,吸纳要素,广借外力,着力打造“诚信滨州”、“开放滨州”。 2001-2009年,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17.8亿美元。今年1-7月份,全市实际到账外资 2.27 亿美元,增长616%

关注民生倾心打造“幸福滨州”

坚持以人为本,推动产业富民、创业富民、就业富民。 2009 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00元,增长 9.6% ,增速列省第5 位;农民人均纯收入 6245 元,增长10.3% ,增速列省第1 位。同时,每年都确定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十大民心工程,挤出财力,腾出精力,认真落实。目前,全市基本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通柏油路、通客车、通有线电视的目标;40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告别交杂费历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100% ;人口计生工作多年保持低生育水平,连续11 年获得省人口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滨州追赶超越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滨州目前正围绕“撤地设市10周年,地方财政冲百亿”的目标,大力实施“ 1010”工程,精心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粮丰林茂、北国江南”两个品牌,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生态滨州。

城市名片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示范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水利风景区

中国棉纺织之都

中国家纺产业示范区

全国肉牛肉羊加工示范基地

扬帆渤海湾 进军主战场

滨州市是黄河三角洲区域内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滨州濒临渤海,北接京津冀,与天津滨海新区海上距离78海里,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和对接京津和滨海新区的“桥头堡”;滨州东连山东半岛城市群,是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的叠加地带。滨州拥有大量未利用地,仅北部沿海无棣、沾化两县盐碱荒地就达到250万亩;拥有海岸线 240公里,滩涂面积 161 万亩;滨州矿产、石油、地热、风能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盐化工基地和海水养殖基地。滨州产业优势明显,已形成了纺织家纺、油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其中棉纺织能力已达千万纱锭,是“中国家纺产业示范区”,魏桥创业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企业,中国500强企业纺织印染业第一位;滨化集团是 2008 中国化工企业500 强第4 位,是环氧丙烷及油田助剂全国最大的供应商之一;西王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结晶葡萄糖生产企业,连续两届蝉联全国淀粉糖行业20强第一名;渤海活塞是中国最大的活塞生产企业。

2009 11月,国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实施,标志着滨州发展进入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新阶段。站在新的起点上,滨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和推进国家《规划》实施,园区建设、项目编报、规划对接、任务分解、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迅速启动。为贯彻落实好国家《规划》,滨州市创新工作推进新机制,抓好督查调度,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的协调、重大决策的落实,确保将各项政策和项目争取到位、落实到位。对接国家《规划》,迅速组织编制完成了《滨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各县区规划和 31 个专项规划。同时,进一步加强合作、扩大开放,先后与9 家金融机构签订了《银团贷款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海油新能源公司、 山东高速集团等大型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组织了赴香港、欧洲和上海、重庆等地的招商推介活动,今年以来共签约项目 128 个,总投资金额1542.9亿元。为了加快黄三角开发步伐,滨州正式设立了滨州临港产业区(北海新区),建立了行政管理机构,起步区的建设迅速展开。目前,滨州港建设进一步加快,引堤续建工程基本完成,23万吨级散杂货码头项目、防波堤一期工程和引堤建设等工程累计完成投资 20 多亿元。滨德高速公路滨州段累计完成投资 4.6亿元,占总投资的46.3% 。滨州港疏港路累计完成投资5 亿元,一期工程已完工通车,二期工程按计划加快推进。

滨州临港产业区(北海新区)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该区位于山东省最北部、渤海湾西南岸,海岸线 180公里,总面积1200 平方公里,人口 4.6 万人,距天津滨海新区80 海里,与河北曹妃甸海上直线距离90海里,是济南都市圈的海上门户。滨州临港产业区境内滩涂面积 156万亩,潮上带 150 万亩,负 10米浅海200余万亩,其中荒碱地133万亩,是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以风力发电为主的生态电力能源已经开始建设,国华瑞丰风电项目、法国埃法日风电项目等5 个风电项目都已开工,总投资 50多亿元,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宏伟事业。滨州将以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生态园林型宜居城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主战场为目标定位,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规划》实施。力争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40亿元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0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50亿元,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