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岛渔家人玩着赚钱

来源:周军子秋   发布时间:2015-05-21 03:58:37 

山东,长山列岛这个曾让苏东坡寻仙遗梦的地方,早已成了现代的人们休闲度假的“天堂”。近两个月来,南腔北调熙攘的游客让渔村热闹得像过大年……长岛渔民唠起民俗生态旅游的嗑儿挺风趣——

70岁的王沟村渔民胡大爷做梦也没想到,闯海为本的渔家人能玩着赚钱。过去,渔闲时节是渔民歇息“玩”的当口,如今渔民却为接待游客忙得颠颠转。渔家人闹明白了,搞民俗生态旅游同样是发财的好道道,陪游客玩也能“玩”来大把钞票。王沟村位于长岛县南长山镇东北部的临海山洼里,全村200户有150多户搞起家庭式生态旅游。大伙干这行当,是因一个小故事才动了心思。1998年秋的一天,村里来了一群北京人,10元1公斤捆好现成的活螃蟹不要,提出60元一塑料袋用渔民的网具自己捕,一袋最多能装3公斤,价钱比原来的涨了一倍。客人下海捕蟹后在渔家吃顿饭,临走还掏了不少钱。村里有个遇事爱琢磨的渔民宋承堂,打起靠观光渔业挣钱的谱儿,按岛上渔俗建起“老渔寨”,里面有海草房、篱笆墙、碾子磨和大橹把,房檐下挂着咸干鱼、苞米棒和地瓜干,再在海边拖上老帆船,铺起渔网,招引岛外城里人过周末。时任镇党委书记的吴忠波,发现这是一个增加收入和转产的有效途径,亲自到村里考察总结,策划出“渔家乐”民俗旅游品牌,一边搞起几家示范户,一边组织力量对外推销。乡亲们也认为这是一个挣钱的好门路,争相利用闲置的船网和渔楼,请游客学渔家劳作,喊渔家号子,扭渔家秧歌,喝渔家老酒,听渔家故事,睡渔家炕头。游客玩得痴迷愿掏钱,渔家豪爽待客增收入,光是去年夏季,搞家庭旅游的业户就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其实,渔民“玩”出旅游的实惠,是得益于县里对民俗生态旅游的策划和运作。近年,长岛围绕“旅游兴岛”战略目标,整合渔业生态旅游资源,全力打造中国北方“海岛度假中心”“妈祖文化中心”和“休闲渔业中心”三大品牌,积极运作“海上仙山”“渔家海上游”和“小康渔家”等特色旅游,发挥自身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省级海豹自然保护区和中国扇贝、海参、海带、鲍鱼之乡等生态旅游优势,先后投入2亿多元,建立了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月牙湾、九丈崖、望夫礁、万鸟岛、仙境源等十余个景区和20多个民俗文化村,设立了风光游、森林游、沙滩游、古迹游、民俗游5大生态型旅游项目,新辟了奇礁异石、海上垂钓、潜水猎捕、候鸟放飞、渔俗娱乐和祭祀妈祖等特色旅游单项,每年招来40多个城市100多万游客,每个“黄金周” 有6万多游人踏岛进渔家。

“玩”字被长岛渔民看得特郑重特神圣。曾在央视“东方时空”栏目露了脸的“渔家形象大使”王沟村渔民张存兴兴奋地告诉记者:“俺刚开始搞旅游时怪难为情的,总觉得办旅游是富裕人的闲事,难道‘玩’还能赚钱?这几年县里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政策上扶持渔民转产生态旅游,尤其是在客源引进、行业管理和公益设施上的服务,让俺们的经营没了后顾之忧,全县有1万多人在渔闲时节找到就业新‘饭碗’,要不俺渔民咋会舍上2亿多元储蓄和资产办旅游!”

据了解,民俗生态旅游已成为长岛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它不仅拉动三产增值7亿元,也使渔民人均纯收入增到6008元,二者都同比增长20%多。渔民们尝到了这串数字渗出的甜头,从“玩”里赚钱的渔歌当然会越唱越响越动听。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