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从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系列主题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将全方位加强海洋数据流通利用,加快构建海洋数据市场体系。
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数据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阔,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巨大。在数据汇聚方面,建成规模170PB的海洋数据存储集群,建设自主海洋数据观测体系,多渠道汇聚292类数据资源,现已汇聚海洋环境、地理信息、海洋遥感等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的1/4。
在数据流通方面,发起成立全国海洋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联盟,开展海洋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建成全国首个专业化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截至2025年6月,平台已汇聚治理全球海洋数据资源120亿余条,上线海洋数据产品67个,交易额突破3500万元,为全国性海洋气象预报、远洋渔业生产安全、海上航线规划等提供一体化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服务。
在数据应用方面,构建起“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体系,即1个包含“瀚海星云”大模型在内的基础大模型矩阵、以“问海”大模型和港口大模型为代表的N个行业大模型和X个重点应用场景,形成了“算力﹢数据﹢算法”的海洋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目前已赋能海洋渔业生产、生态治理、防灾减灾、风电开发、港口航运等多个领域。比如,为应对海上风电面临的复杂海洋气象挑战,整合风速、海浪、台风等海洋数据资源,通过高精度数值预报模型支持决策,提供风电项目前期选址评估、中期建设窗口期预报及后期运维预警服务,有效降低海上风电运维成本15%。
下一步,山东将发挥优势,全方位加强海洋数据流通利用,加快构建以青岛为中心的海洋数据市场体系,打造“三个中心”(全国海洋数据资源聚集中心,全国海洋数据流通交易中心,全国海洋数据应用示范中心),为数字中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山东方案。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