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英民厅长在省海洋咨询中心揭牌仪式暨科学用海管海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省厅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考虑结合山东省海洋咨询中心揭牌这一机会,围绕科学用海这一主题,举办一期培训班,组织大家集中学习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进一步提升科学用海的素质和水平。国家海洋咨询中心的潘主任亲自给我们授课,机会非常难得。在这里,我代表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向国家海洋局领导、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评资质单位与专家、来自一线的海洋企业家以及市县海洋管理部门的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方面对我省海洋管理工作多年来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进入新世纪,海洋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关注的热点。最近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都把海洋工作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李建国书记指出,要重新审视海洋在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海洋事关九千万山东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年来,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势头很好。2006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380亿元,按老口径计算占GDP的6.3%,按新口径计算要超过10%。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海洋经济的发展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新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在严格审批的前提下,全省海域提供建设用地6万亩,保证了200多个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3000多亿元。海洋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海洋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为我省海洋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总体思路,对于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我省海洋管理工作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海域管理三项制度执行得比较好,海洋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海洋管理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与真正的科学用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集中体现在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局部海域环境污染的状况还未根本扭转,宝贵的岸线资源粗放式利用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等违法用海现象还未得到根除,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利用与储备之间的关系,难度较大。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有的地方发展经济的迫切要求与海洋管理不一致的问题。这是海洋经济发展必然要经过的历史阶段。目前是海洋管理工作矛盾比较集中的时候,也是管理作用正在凸显的时候,这与几年前土地管理部门面临的局面相似。
要化解当前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实现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需要行政管理部门、技术服务单位和用海业户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实现科学用海。我认为,科学用海,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环节,就是科学管理、科学论评、科学使用。
一是要科学管理。这是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首先要摸清海洋的家底。这些年来,我们通过近海海洋调查与评价、海域勘界、海岸线修测等工作,已经初步摸清了我省海域的本底状况。其次,要建立海洋管理法规体系。我省坚持立法先行,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和海洋环境保护条例,奠定了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下一步要搞好配套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海洋管理法规体系。再次,要规划好海域使用的蓝图。要完善省、市、县三级海洋功能区划体系,尽快编制实施海域使用规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建立海域使用和排污两个总量控制制度。目前我省的海域使用管理基本属于定性管理,还没有象土地一样实行定量管理、指标控制。但是,对海域实行定量管理、指标控制,是必然的方向,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要通过规划,划清禁止开发、限制开发和优先开发区域,引导海洋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区域合理布局。规划的编制,要自上而下,下级规划要与上级规划保持一致。要遵循法定的审批程序,严格依法审批。同时,要尽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第四,要把好用海的“闸门”。通过海洋管理这一杠杆,实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实现海洋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区域合理布局,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某些产业一哄而上,大起大落。
二是要科学论评。也就是说要实现科学的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专家评审。科学的管理,需要以科学的论评为基础。科学的论评,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在这方面,国家海洋局的力量比较强,有5所7中心。驻鲁的国家海洋科研院所,对于山东的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管理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在继续依靠国家级院所支持的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本省海洋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今天,揭牌成立了山东省海洋咨询中心,就是省厅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将原来存在于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一些技术性、咨询性、服务性工作剥离出来,委托给专家来做,同时接受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相信一定能够对于促进科学用海、科学管海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动态监管中心、环境监测中心以及海洋司法鉴定中心等技术支撑单位建设。其次要进一步规范技术服务市场。要高度重视技术服务单位的质量建设,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力求提供高质量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和海洋环评报告。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通过量化考核、检举举报、优胜劣汰等方式和手段,净化技术服务市场,规范技术服务秩序。第三,要严把专家评审关。要在海域使用规模、工程项目选址、评审专家水平、报告书质量、评审时间等方面严格把关。评审活动必须组织有关专家对用海项目进行现场查看。
三是要科学使用。用海业户要依法从业,自觉遵守海洋法律法规,自觉落实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规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自觉接受海洋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采取科学的用海方式,也就是对海洋环境损害最小、对海洋环境保护最有利的用海方式。对于国家和省重大建设项目,在立项或核准前务必要履行预审程序,避免生米做成熟饭,推倒重来造成麻烦。用海业户在项目选址、工程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应当把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规划作为重要的依据,听取海洋部门、海洋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坚持集约和节约用海,珍惜每一寸宝贵的岸线资源,合理确定用海规模,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
综上所述,要实现科学用海,科学管理是保障,科学论评是基础,科学使用是主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贯通,缺一不可。而这样一个在海洋领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架构,需要行政管理部门、技术服务单位和用海业户合力构建,共同维护。
同志们,我们坚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海洋局的指导支持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省的海洋管理工作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一定会为海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