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全面提升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来源:垦利县海洋与渔业局   发布时间:2015-05-20 22:52:24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垦利县抓住实施国家战略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和全省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以推进集中集约用海、科学管海为重要抓手,强化海洋事务综合协调,统筹海洋开发与管理,提升了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一是全面加强海洋规范化建设。全县县持续推进海洋管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海洋综合管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海洋开发秩序显著改善,海洋环境保护力度显著增强,海域管理被授予首批全国海域管理示范县。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合理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布局,规范海洋开发利用秩序,进一步规范海域使用管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科学论证、规范审批,海域使用权登记率、发证率、海域使用金征收率连续实现100%,保障了依法用海。把重视和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作为着力点,突出海洋环境监测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签署协议,共建垦利县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目前中心已全面投入使用,拥有全省一流的实验室,监测能力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在2010年上半年的全省县级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考核中,获得考核第一名。

二是坚持海洋科学开发与利用。立足科学管海用海,大力推进用海方式从分散粗放型向集中集约型的转变,先后规划了集中集约用海区域,实现了从科学用海理念向实质性布局的转变。海洋开发中,统筹协调项目用海需求,优化海域审批程序,保证了渔港、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等一大批重大建设项目用海需求。在开发利用海洋过程中,加大海洋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的违法用海案件,今年以来,组织海岸巡查11次,共立案处理违法围海案件1起,按规定进行了查处,并恢复了海域原状。

三是积极开展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对东营黄河口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进行了海域环境质量、沉积物环境情况、海域生物资源状况的本底调查工作,布设污染监测站位19个,进一步保护黄河入海口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步恢复了海洋渔业资源。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项目,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力度,自2006年以来已累计放流梭子蟹4000万只,中国对虾1.4亿尾,黄河口大闸蟹300万只,有力地促进了近海生物种群资源的恢复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