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8月26日上午,“十大卫视山东蓝色经济半岛行” 采访团一行对乳山进行采访。乳山市委、市政府向齐鲁网记者介绍了乳山的基本情况。在采访过程中齐鲁网记者了解到,乳山市一直在借助靠山、靠海的独特区位优势,打造半岛蓝色经济。
记者采访中获悉,乳山区位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北纬36°41′至37°08′,东 经121°11′至121°51′。东邻文登市,西毗海阳市,北接烟台市牟平区,南濒黄海。309国道和青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东西最大横距60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8公里,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乳山市海岸 线西起乳山口,东至浪暖口,全长185.6公里。沿海乳山市地处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较明显,与同纬度的内陆相比,具有气候温和、温差较小、雨水丰沛、光照充足、无霜期 长的特点。有大小港湾12个,其中东小青岛、险岛、南黄岛有居民居住。乳山市区至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汽车路程均在一个半小时以内。
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记者 勇群 摄)
乳山历史悠久,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 类聚居。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境内置育犁县。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 县。此后,境域先后属文登县、观阳县、牟平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境域分属海阳县、宁海 州(1914年改称牟平县)。数千年来,先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着文明。商、周时期,农、牧、渔业已很兴盛。汉时,人民已将柞茧用于缫丝制帛。隋时,采金业兴起。唐时,乳山口已成为与外 埠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口岸。明时,缫丝、制盐、酿造、食品等手工业已较发达。至清末,夏村、乳山口等地已成为规模较大的商贸之地。
通过走访,齐鲁网记者还得知,乳山市资源充足,物产丰富, 素有“金岭银滩”的美誉, 是著名的“水产之乡”、“水果之乡”和“黄金之乡”。年产对虾、扇贝、海参、鲍鱼等海珍品及各种鱼类 贝类20多万吨,年产苹果、阳梨、板栗等20多种水果及干杂果20多万吨,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示范区 ;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金、银、铜、铁等金属矿藏和大理石、花岗石、石墨、磷等非金属矿藏,其 中年产黄金10万两以上,居中国县级第五位,花岗石储量70多亿立方米。 乳山风光秀美,气候宜 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十分适合人类生活居住。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区——省级银滩旅游度假区、岠嵎山国家森林公园及大乳山、圣水宫等众多景观,其中银滩旅游度假区内长达20公里的沙滩和可 同时容纳15万人的海水浴场,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是旅游、疗养、避暑和度假胜地。
乳山市经济发达,是中国最早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现已形成拥有黄金冶炼、电子、化工、 机械、食品、服装、玩具、建材等30多个行业、3600多家企业、3000多种产品的工业体系;同世界上 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经贸合作关系,兴办外贸生产企业280多家。全市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发展态势。2004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5亿元,人均26670元,地方财政收入5.5亿 元,实现了全省30强县、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位次前移,成功跻身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 市)行列。
乳山市领导还向齐鲁网记者介绍了乳山的获奖情况。近几年来,乳山市先后获“全国县级计划生 育先进单位”、“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中国县(市)投资环境100强”、“国家环境保护 模范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安全诚信城市50佳”、“全 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 市”、“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市”、“山东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乳山市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银滩旅游度假区、大乳山滨海旅游度假区、岠嵎山风景区、东 方如意国际城、福如东海文化园、黄金文化公园、多福山旅游区等多处景区。
在采访过程中,乳山市市委、市政府表示,乳山市将借助山东半岛打造蓝色经济区的优势,进一 步努力把乳山的山海文化做大、做强,迎接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对于乳山市建设蓝色经济的情况,齐鲁网将继续予以关注。
“十大卫视山东蓝色经济半岛行”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山 东省交通运输厅和山东电视台、齐鲁网联合举办。齐鲁网作为唯一一家参加此次活动的网络媒体将全程随团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