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成为莱山区发展海洋产业的强力引擎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莱山区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高新技术海洋产业发展迅猛。
在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工作人员正忙着对送来的鱼皮、鱼骨进行分类。这些过去被用作饲料的“下脚料”产品,如今在这里经过深加工,摇身一变成了市场上抢手的胶原蛋白,身价翻了近10倍。山东东方海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玉山说:“我们前年和海洋大学一块上了一条胶原蛋白生产线,胶原蛋白主要是从鱼皮中提炼出来的。我们还想把鱼骨充分利用起来,鱼骨里面的一些活性物质,特别是钙质,通过深加工附加值还是比较高的。”
从当年入不敷出的水产品加工厂,到今天成为领航海洋经济的巨型企业航母,东方海洋正是靠着科技创新,拉长水产品加工的链条,才在蓝色经济中拓展出更大空间。像东方海洋集团一样,烟台绿叶集团也是依靠创新,拉动蓝色经济快速发展。烟台绿叶集团项目部主管赵明说:“146在海洋药物研发方面,我们会建一些公共服务平台,努力跟周边的海岸带所,中科院的海洋药物所合作,争取建立国家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未来五年内,会有一个研发平台建立起来。”
依托强劲的科技创新引擎,莱山区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膨胀生产规模为重点,大力培植发展海洋生物制药,加快推进绿叶制药、布鲁拜尔、天正制药等项目产品的扩产和开发研究,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今年1-7月份,全区海洋生物制药产值达到3.3亿元。莱山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邓兆文说:“148原来莱山区的渔业主要是传统的渔业,养殖、水产品加工,现在主要把原来粗放型的水产品加工,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发展到精细型的水产品加工。再一块就是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就是高科技的海洋生物制药,现在水产品附加值比原来增加很多倍。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将原来粗放型的水产品加工业调整为精细型的深加工,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这就是莱山区发展高效生态渔业的经验。在发展现代、高效渔业示范区的课题上,莱山区闯出了自己的路子,实现了科学发展、率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