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岛经济论坛”在烟台举行

来源:水母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00:3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6日上午,首届“海岛经济论坛”在烟台东山宾馆开幕。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代表萨姆·萨沃、国家文物局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严文明等60余名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围绕海岛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海岛建筑与文化艺术、海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议题作了主旨演讲,根据长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探索成果的实地考察调研,对转方式、调结构重大问题进行深层探讨。

去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海岛经济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同年12月份,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岛濒临消失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份,《海岛保护法》颁布施行,为我国海岛的开发、建设、保护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也对海岛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标准和更高要求。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海岛资源,维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平衡,促进海岛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界和学术界等诸多领域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前沿课题,非常有必要以“海岛经济论坛”等载体、平台及方式,加强对海岛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为期三天的首届“海岛经济论坛”,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渔业协会副会长、长岛县委书记姜清春联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共同倡议,由国家海洋局、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太平洋学会承办,长岛县委、长岛县人民政府执行,山东大众报业集团、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论坛期间,到会专家学者与经济界人士实地参观考察了长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认为长岛从海岛实际出发,辩证认识、分析、把握资源的特殊价值和战略价值,围绕发挥自身特殊区域和资源优势,重点实施“四个100万”经济工程、“百千万亿”文化工程和“控制与吸纳”生态工程,为我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完善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探索和经验。

长岛是山东省和环渤海地区唯一的海岛县,由32个岛屿和8700km2海域组成,地处胶辽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是黄渤海海洋生物通道和生态屏障,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海豹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与东北亚及环渤海地区之间交流的重要驿站,中国海洋文明的发祥地,获得全国首批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首批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和中国旅游强县等10多个称号,国家有关领导对长到对外开放、蓬(莱)长(岛)大桥及跨海通道、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专门作出专门批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烟台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区。

目前,长岛以国内外著名的海岛休闲度假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实验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海洋经济文化交流基地为战略定位,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山东半岛海上桥头堡、环渤海经济圈节点的地缘优势,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竞争力较强的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事业四大支撑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生态型、高端型、集约型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传统渔业向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逐步将长岛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国际休闲度假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