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岛 海岛经济论坛——“蓝色长岛”踏浪行
![]() |
|
![]() |
长岛是中国三大海上风场之一,已经引进国电、华电等巨头共同开发风能资源
|
![]() |
百万亩海底森林工程有力地改善了长岛海域的生态环境
|
![]() |
长岛实施的100万亩蓝色牧场工程极大地提高了海水养殖效益
|
省市“支持长岛科学发展工作会”吹响发展进军号
2007年7月6 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市政府召开“支持长岛科学发展现场会”,为长岛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8月20日,烟台市委、市政府召开“支持长岛科学发展调度会”,又一次响起长岛发展进军号。两次会议使长岛坚定了信心,确立“ 1234 ” 发展思路,大力实施“ 四个100万”经济工程、“百千万亿”文化工程和“控制与吸纳”生态工程。省市高度肯定长岛实施三大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对加快长岛科学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长岛提出建设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区等发展要求,号召全省全市大力支持长岛发展。长岛建设环境、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国际休闲度假岛,得到上级领导和广大干群充分肯定和积极响应,长岛海岛发展在转型升级中迈出新步伐。
长岛局部对外开放得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批准
在 2008 年的一年时间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分别对长岛开放与蓬长大桥建设作出批示,有 50 多位省、市领导和将军为长岛开放与发展实地视察指导工作。2008年 10月 16日中央军委、国务院批准长岛局部对外开放,为长岛发展奠定了里程碑意义基础,既是对长岛讲政治讲大局的肯定,也是对长岛为国家作贡献为省市争光的褒奖。长岛在全国对外开放 30年后实行部分岛屿对外开放,是长岛人 30 年争取的结果,更是长岛根据实际科学发展的结果,其开放发展在全国、全省和全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省委和烟台市委要求全省全市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充分认识长岛开放发展的重大意义,把支持长岛开放发展放在全市特别是全省、全国大盘子统筹考虑,齐心协力把长岛建设成国际休闲度假区。
“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落户长岛引来关注
合理开发利用长岛特殊生态价值,站在更高层次上提升海岛资源开发利用比重,选择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以实施海陆“两个大造林”工程,优化海岛自然生态环境,实现COD 和SO 2 零排放,建设负碳经济城市;以实施“四个百万”工程,发展高端蓝色经济产业,被国家社科院专家评价为蓝色经济一项革命性工程。建成国家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基地、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陆再生资源攀升30% 以上,98% 生产行业实现零消耗零排放。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前瞻性和实效性实践引起国家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旅游强县”和“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县”等称号。
“同铸钢铁要塞,共建海上明珠”树立双拥里程碑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军民融合式发展和全省开展社会化拥军的新要求,传承和升华长岛 60年双拥经验和理念,以建设全国军地双拥共建模范区为基本定位,着眼于增强军民凝聚力、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提出“同铸钢铁要塞,共建海上明珠”思路,高擎双拥共建、讲政治讲大局旗帜,甘愿为国家做贡献、为省市争光,全力支持国防、参与国防、建设国防,累计投入军事设施保护和国防建设资金 1.7亿元。实行军警民联防联治,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年发案率均在万分之四以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越级上访事件,政治社会保持持续稳定。长岛第5 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县”荣誉,曹刚川、梁光烈、刘冬冬等10 多位将军来长岛视察工作,称赞长岛双向奉献为全国双拥共建创出一条新路。
“1234”思路引领长岛转方式调结构跨越发展新步伐
县委不断创新思维,高点定位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取向,提出“ 1234 ” 思路。 一个目标是推进环境、 经济、 文化、 社会“ 四位一体” 建设,实现跨越发展,打造国际休闲度假岛;两大布局是统筹发展南五岛和北五岛两大板块;三大产业是做大做强生态渔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四大工程是营造100万亩海底森林、发展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开发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和年引进100万进岛高端游客。“ 1234” 思路的实施使长岛呈现出环境更加优美、经济较快增长、群众持续增收、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2009 年, GDP 和财政收入皆同比增长 20% 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 115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 和14% 。
“四个百万”高端产业工程探出蓝色经济新型模式
发挥海洋渔业资源优势,建立100万亩海底森林和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打造国家海珍品生产示范区,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达到 49万亩、71 万亩,捕捞业向海洋物流和海上旅游转变,回良玉副总理对长岛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模式专门作出批示。发挥海洋旅游资源优势,年引进100万高端游客,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重点建设南北长山旅游核心区、庙岛妈祖文化公园、大黑山国际会议中心、小黑山特色风情度假区、螳螂岛高档度假区,旅游由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年进岛游客达170万人,年旅游直接收入达 8.7 亿元。发挥海洋风能资源优势,建设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打造国家海洋新能源开发基地,在全国第一个完成了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规划,正在进行500万 -1000万千瓦风电场论证。
“百千万亿”海洋文化工程塑造北方蓝色文化品牌
长岛实施百年渔俗、千年妈祖、万年史前、亿年地质以“百千万亿”文化工程,连续三年举办中华妈祖文化节暨公祭大典,得到国台办和文化部高度重视,列为对台妈祖文化交流基地;争取国家宗教局批准在 1.3 平方公里庙岛建设大型露天塑像和妈祖文化公园,北方妈祖文化中心地位已经确立;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严文明三次率领国家文物局、北京大学专家开展海洋文明起源中心研究,确定长岛为中国海洋文明开端之一。建设开放历史博物馆、全国唯一海岛型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级地质博物馆,申报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改造提升一批各具特色“渔家乐”民俗文化旅游村,打造省非物质文化保护区,长岛渔号、庙岛显应宫妈祖祭典、木帆船制造技艺等列入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全国文化先进县”。
系列重点项目集结开工使长岛展示出现代城市风采
总投资 11.1 亿元的长园宾馆、螳螂岛国际会议旅游度假中心、东海瀛洲国际会议度假村、悦海假日休闲村和北长山度假酒店5 个四星级服务设施在最近同时开工。近年引进海上百万千瓦风电场开发、 南长山岛东西海岸开发等 60多个项目,投资20 多亿元,争取无偿资金 4.8亿多元,仅去年开复工 24 个项目。 投资 5.1亿元,开工旅游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水产品加工园区、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和集中供气等系列重点项目;投资 10 亿多元形成 32 艘客货运船舶、 12处港口和4 条航线;近期投资 2.5亿元,建造营运高抗风等级“新长通1”、高速豪华“长岛之星”和万吨轮“长和”等 10多艘船舶;投资 6400 万元高山岛和小竹山岛码头等已竣工;投资 2.3 亿元中心渔港和南北长山大桥已动工或即将动工。
一批大事要事不断推进成为启动长岛发展强力引擎
继成功实现南部岛屿局部对外开放和庙岛大型妈祖塑像批复奠基后,蓬长大桥及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得到国务院主要领导两次批示,进入国家层面,成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部际协调领导小组,由铁道部工程研究院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今年完成可研报告。市委提出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将长岛定位国际休闲度假岛,省委研究室专门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呈报打造长岛高端旅游岛调研报告。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引起科技部关注,将长岛列为生态养殖集成技术研究基地。与国家海洋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美国哈佛大学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等国内外顶尖专业机构及香港合和集团分别就渔业科技、旅游开发、城市建设和海岛战略开发等达成合作协议。
五大民生瓶颈的全面突破构筑起海岛稳定和谐社会
全力突破用电、交通、淡水、医疗和物资配送五大瓶颈制约,完成长砣 35 千伏输变电、高抗风等级船舶、陆岛码头、渔村饮用水淡化设备等40多个民生项目。投资8000多万元敷设海底电缆和海底光缆,通过蓬长110千伏海底电缆与山东电网相连,56公里水下光缆敷设和通讯基站投入使用,北部岛屿渔民免去每年靠柴油机发电2000多万元电费负担;筹资3000万元形成蓬莱为前沿、南长山岛为基地、辐射 10个居民岛的海上物流网络,年节省运输和仓储费 1200多万元。投资 1.6 亿多元医院改造、道路亮化、集中供暖供气和污水垃圾处理等一批项目相继完工或启动;投资 500 万元完成雨水集蓄利用项目,每个居民岛都建有海水淡化设施。年均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 80% 以上,仅去年人均受益8100元。
“四位一体”发展思维与经验被各级媒体重点宣传
长岛辩证认识和充分利用独特区位和资源等优势,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大格局中谋略发展,建设环境、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国际休闲旅游岛,其发展模式和经验成果成为媒体关注焦点。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海洋报、山东电视台、大众日报等30 多家媒体对长岛专访报道,分别刊播《长岛发展正当时》、《“四个百万”建设生态文明岛》、《长岛新思维建设国际旅游岛》等专稿和专题片300余篇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2分40 秒对长岛海底造林和生态养殖进行专题介绍,新华社内参和瞭 望杂志等均予长篇报道,称长岛的探索实践,对全国14 个海岛县及沿海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具有引领性的特殊价值和意义。
“海岛经济论坛”进一步跃升了长岛战略发展平台
8月16日至 18日,首届“海岛经济论坛”在烟台长岛开幕。此次国际性高层论坛活动,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中国海洋渔业协会副会长、长岛县委书记姜清春联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共同倡议发起,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海洋局主办,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烟台市人民政府、中国太平洋学会承办,长岛县委、长岛县人民政府执行,山东大众报业集团、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太平洋岛国论坛驻华代表萨姆·萨沃等国内外60 余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了长岛蓝色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探索成果,围绕海岛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等转方式、调结构重大前沿课题进行探讨,极大提升了长岛发展层次与影响,为长岛未来发展营造了全新机遇和战略平台。
建设长岛国际休闲旅游岛在全省全国占有特殊地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岛,烟台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长岛国际休闲度假区,对长岛做出国内外著名的海岛休闲度假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先行实验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国际海洋经济文化交流基地的战略定位。长岛按照省市战略部署,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山东半岛海上桥头堡、环渤海经济圈节点的地缘优势,彰显长岛开放开发在全省全国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价值,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生态型、高端型、集约型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由传统渔业向以休闲度假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在10 年内逐步将长岛建设成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国内一流、 世界著名的高端国际休闲度假岛。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