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镇:蓝色版图上演绎精深渔业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06:2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村增加了14艘大马力渔船,其中。6 艘已经下过水,另外8艘按照订购合同,也快交付了。有的渔民看到大马力渔船远洋捕捞会带来更多的收益也准备更换大船了。”731日,胶南市琅琊镇斋堂岛村党支部书记石贵发告诉记者。

斋堂岛村是一座四面环海的海岛渔村,370多户村民拥有大大小小的渔船二三百条,并建有一座小型的造船厂。村民久居海上,以渔业捕捞为生,几乎人人都是捕捞能手。从去年开始,在镇政府的号召下,村民陆续废小并大,淘汰马力小的木壳船,两三户合伙投资,建造马力大的铁壳船。石贵发说,这种大马力渔船抗风浪能力强,稳定性好,适合远海捕捞:“木壳船最远能跑出100多海里,铁壳船能跑 200 多海里。靠海吃饭,从下水的大船来看,铁壳船的收益是木壳船的一倍多,三年左右就可拿回投资成本。”

琅琊镇地处沿海,渔业资源丰富,海产品养殖捕捞在全镇经济中占据较大份额。“ 全镇 14个沿海村,拥有-20 米以上宜养殖水面 10万余亩,浅海岩礁5000余亩,滩涂9000余亩,水产业居胶南市首位,居青岛市前四位。”镇党委书记吕洪涛说:“我们的渔业还存在着水产品缺乏大品牌,深海远海捕捞少的问题。尤其是后者,随着近海渔业资源日渐枯竭,小马力船不太抗风浪,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对症下药,琅琊镇迅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渔业经济粗放式生产模式,促进传统渔业向精深渔业发展,促使渔业大镇向渔业强镇转变。该镇首先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采取“废小并大”的方式收集渔船马力指标,通过市场运作,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计划投资1.2 亿元发展大马力远洋捕捞渔船,促进捕捞业由近海向远海发展。

发展精深渔业,做大做强蓝色经济,琅琊镇鼓励引导大禹渔业、瑞滋海珍品等企业走科技创新和集约发展之路,兴办精深加工项目,打造“琅琊台牌”和“ 瑞滋牌”干制海参、海米等海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水产加工增值,由卖初级水产品向卖深加工水产品的转变,由海洋产业的单一化向综合性开发的转变。

“我们公司年可加工星鳗鱼 1000 吨、鳕鱼6000 吨、饲料鱼10000吨、虾类500吨。”在大禹渔业公司采访时,公司逄经理介绍,大禹渔业精深加工的“琅琊台牌”冷冻鱼片、腌制鱼片出口欧美等国,每公斤海产品精深加工后比粗加工产出的效益增加了3-5倍。

此外,琅琊镇实施育养结合,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海参、鲍鱼、对虾、海水鱼及贝类等40多个水产品育苗和养殖,实现养殖、育苗同步增长;加快推进渔业生态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投资6500万元,建设斋堂岛人工鱼礁海洋牧场2100亩,通过投放鱼苗、参苗、鲍鱼苗和大型经济藻类,增加海产品数量,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琅琊镇副镇长徐金波说,海洋牧场建成后,每年投放鱼苗、参苗、鲍鱼苗,以及大型经济藻类,1年后就可以进入管理性技术开发。鱼类总回捕率大于 25% ,鲍鱼总回捕率大于 40% ,刺参总回捕率大于 35%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